网站首页
部门简介
招生工作
学科导师
培养工作
学位工作
就业工作
学生事务
研究生会
下载专区
研究生部 Department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搜索
搜索
首页 > 学生事务 > 事务信息
关于开展四川大学第十一届“德渥群芳”优秀导师团队评选工作的通知
日期:2025-10-28

全院各科室、导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选树和宣传一流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发挥优秀导师团队育德育人的合力和引领示范作用,凸显导师团队的育人成效。现组织开展四川大学第十一届“德渥群芳”优秀导师团队推荐评选工作。

一、评选原则

坚持以德为先、公平公正、择优遴选的原则,充分展示团队成员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突出团结协作、崇教爱生、严谨治学、文化鲜明的团队风貌,凸显导师团队的育人成效。

二、评选范围

优秀导师团队须为我校正式在岗在编教师组成的共同指导研究生的实体性团队,团队负责人须为在岗在职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并长期承担人才培养任务。往届获评“德渥群芳”优秀导师团队不再申报。

三、评选条件

依据《评细则》(附件1)规定,参评团队负责人须满足四项基本条件,并在师德师风、团队建设、教育教学、立德树人、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六个维度具备突出表现。

(一)师德师风要求模范遵守师德规范。团队成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为人师表,师生关系和谐,深受师生的尊敬和爱戴“四有”好老师,起到示范表率作用。

(二)立德树人要求凸显育人成效。团队成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团队指导的研究生在思想道德、学术创新和专业实践等方面能力突出,职业发展良好,社会贡献及认可度高。

(三)教育教学要求培养模式良好。团队成员坚持教书育人,具有明确的学术方向和良好的培养管理模式职责分工明确,遵循学生教育规律,注重研究生的全方位管理,学生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在校内外有影响力和示范性,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学生指导模式。

(四)科研创新要求科研成果突出。团队负责人率先垂范,潜心科研,学术水平高团队凝聚力、向心力强,围绕“四个面向”,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突出的科研及实践成果,具有良好的科研氛围。

(五)团队建设要求队伍结构稳定。团队中指导教师不少于3人,45岁以下青年教师不少于1人,核心成员稳定;人才培养合作关系紧密,具有良好的协同创新精神。团队导学关系和谐,五育并举,能积极组织、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团队成员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成效显著,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团队育人文化。

(六)社会服务要求服务师生乐于奉献。团队关爱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组织志愿服务,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桥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发挥传帮带作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团队服务地方经济,注重科研成果转化,推动技术应用性研究及应用推广。

、材料报送及相关说明

各科室推荐的团队需填写“德渥群芳”优秀导师团队评审表附件2、知情同意书附件3),并附支撑材料如团队合照、团队科研工作、团建照片、先进事迹及代表性成果展示及其他证明材料等。

纸质版申报材料经团队负责人签字后,交科室管理小组进行推荐。申报材料整理装订成册,编好目录及页码,方便评审专家查阅,于103114:00前交至研究生部208办公室,电子版申报材料提交到邮箱:261003123@qq.com(邮件标题:“德渥群芳”优秀导师团队-团队名称-负责人姓名、电话)。

四、评选展示

全院择优推荐2个“德渥群芳”优秀导师团队,学校研究生院将对各单位推荐的优秀导师团队材料进行审核,确定会评名单,并组织文理工医学科专家及相关部处组成评审小组,分组评议并推荐候选团队名单,评审小组对候选团队名单进行综合评议,确定第十一届“德渥群芳”优秀导师团队名单,并进行公示

学校对“德渥群芳”优秀导师团队获奖名单进行发文表彰,颁发荣誉证书。研究生院将对获奖团队进行广泛宣传,组织获奖团队代表进行经验分享,激励获奖团队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全体研究导师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努力成为学生正确思想引领者、优异学业培养者、健康成长助力者。

请各科室务必高度重视“德渥群芳”优秀导师团队评选活动,精心组织,发掘推荐优秀的科研团队参与评选,并积极配合后期宣传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

  028-85421946

张译文 028-85422058

四川大学“德渥群芳”优秀导师团队我院获奖名单
届次团队名称专业团队负责人
第一届肝移植科研团队普外(肝脏外科)严律南
文富强教授科研团队内科呼吸文富强
神经内科癫痫课题组神经内科周东
再生医学研究中心康裕建团队再生医学康裕建
第二届移植工程与移植免疫重点实验室团队移免李幼平
商慧芳科研团队神经内科商慧芳
再生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疾病研究室团队再生医学刘小菁
第三届华西医院骨科刘浩教授“We Are Spine”团队外科学(骨外)刘浩
神经内科研究团队神经内科刘鸣
华西磁共振研究中心影像医学(放射)黄晓琦
刘陇黔眼视光学研究团队眼科学刘陇黔
胃癌外科研究团队胃肠外科胡建昆
第四届付平教授团队内科学(肾内)付平
文富强教授科研团队内科学(呼吸)文富强
神经内科何俐教授团队神经内科何俐
第五届肝脏外科王文涛教授创新科研团队外科学(普外肝脏)王文涛
李为民教授肺癌早期诊断关键技术的基础与临床转化科研团队内科学(呼吸)李为民
赵霞教授妇科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团队妇产科学赵霞
陈茂教授心血管疾病多学科创新医疗科研团队内科学(心内)陈茂
第六届曾勇教授肝脏外科研究团队外科学(普外肝脏)曾勇
应斌武教授 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关键技术的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团队临床检验诊断学应斌武
第七届杨丽教授 肝病研究团队内科学(消化)杨丽
沈彬教授 骨关节疾病与骨科生物力学课题组外科学(骨科)沈彬
第八届间质性肺病研究团队内科学(呼吸)罗凤鸣
循证药学科研团队循证医学张伶俐
超声医学诊疗研究与临床转化团队影像医学(超声)邱逦
第九届心血管疾病代谢及分子成像创新研究团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放射)郭应坤
心脏瓣膜微创技术研究团队外科学(心外)郭应强
医工交叉心理评估科研团队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张伟
第十届儿童早期发育与相关疾病教学科研团队儿科学刘瀚旻
医工交叉心脏磁共振研究团队内科学(心内)陈玉成


研究生部

                                    2025年10月28日

1.【学院通知】附件1:“德渥群芳”优秀导师团队评审细则.docx

1.【学院通知】附件2:“德渥群芳”优秀导师团队评审表.docx

1.【学院通知】附件3: 知情同意书.docx

上一篇:2025级研究生新生党团组织关系转接须知

下一篇:关于组织“四个面向”重大科技应用成果参加大学生创新大赛(2026)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