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部门简介
招生工作
学科导师
培养工作
学位工作
就业工作
学生事务
研究生会
下载专区
研究生部 Department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搜索
搜索
首页 > 学科导师 > 临床药物与器械评价学 > 博导
钟治晖 临床药物与器械评价学
1977-02 | 博导

  • zhihui.zhong@gmail.com

    • 药理毒理学
  • 钟治晖教授,毕业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2011年作为国家青年特聘专家引进回国后,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从事神经系统疾病模型和转化工作。现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担任华西医院神经疾病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为血脑屏障损伤在神经退行性和血管性疾病中的作用、神经精神类疾病动物和类器官疾病模型研究、行为学评价及数学拟合等。主持或结题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专项新药创制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项目,并成功将大量成果产业化。带领转化团队获得过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四川科技进步三等奖、成都市十大“蓉漂之星”、四川省和成都市“顶尖创新创业团队”、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等多项荣誉。

  • 华西医院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室主任

  • 钟博士长期从事神经退行性及血管性疾病分子机制以及药物开发研究,尤其是血脑屏障的破坏在老年痴呆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脑缺血性中风等神经退行性及血管性疾病中的作用以及分子调控机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新型治疗手段的开发。研究成果多次在Nature Neuroscience、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累计引用超600次,单篇第一作者引用最高超过160次。于全世界最早发现ALS中存在血脑屏障的损伤以及其它毛细血管层级上的病理变化,而且此种病理变化的发生先于运动神经元的损伤及死亡,极有可能是引发ALS的最初原因。这个发现发表于Nature Neuroscience,激起了业界巨大的反响,目前部分结论已经在人类病人身上得到了证实。目前已有某家著名跨国药企以血脑屏障为靶点开发针对ALS的全新药物。钟博士回国以后开始从事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工作,2012年获得科技部“863”计划课题“肿瘤、呼吸系统等重大疾病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标准化研究及应用”的资助,2013年获得四川省经信委战略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开发项目“人类重大疾病灵长类动物模型标准化研究及应用”资助,主要从事人类重大疾病灵长类动物模型标准化及应用研究,利用这些新型的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支撑华西医院的其它团队的科研,并且对医药或生物科技企业提供新药临床前的评价服务。目前钟博士团队在恒河猴的脑缺血性卒中、黄斑变性、肺血栓栓塞、肝肿瘤、肺纤维化、多发性硬化等疾病方面都已经拥有稳定和标准化的模型。在神经退行性和血管性疾病研究方面,团队创新性的发明了基于微创介入手术方法的恒河猴脑脊液动态采样技术,正在利用该技术进行恒河猴脑缺血再灌注后脑脊液中MMP等蛋白的时相变化研究,某药物的跨血脑屏障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基于稳定同位素标记氨基酸的Aβ蛋白合成及跨血脑屏障清除研究等等。另外引进了灵长类精细行为的全自动分析系统,目前正在和该系统的开发商合作开发新型算法,应用于恒河猴脑卒中、帕金森氏症、抑郁症等疾病模型的特征动作自动识别和分析。

上一篇:肖凯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