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心脏外科医疗组组长。长期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具备扎实的专业背景与国际化的临床视野。2014年10月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进修成人心力衰竭外科治疗;2018年先后前往世界顶级心脏中心——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全美排名第一)进修成人复杂心脏外科技术,并于印第安纳大学Methodist医院与密歇根大学医院(全美前十)系统学习胸腹主动脉瘤修复、二尖瓣成形术及主动脉根部重建等先进技术。先后荣获第七届“华西青年榜样”、2025年度“华西临床医学院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称号,以及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Lillehei奖学金、厄尔·巴肯一等奖学金等重要荣誉。担任电视剧《问心》医疗顾问及参考原型之一,相关科普项目获评“四川省科技创新科普奖”,并获四川省医学会倡议学习对象。目前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累计科研经费超过500万元。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JAMA Cardiology》《JTCVS》《AME》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在心血管外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编委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青年委员
中国心脏结构青年委员会 委员
欧美同学会大血管分会 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重症瓣膜病专委会 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胸心外科专委会第一届大血管学组 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胸心外科专委会青年委员
四川省医促会第一届心脏大血管外科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四川省老年医学学会胸心外科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研究会分会 常务委员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
长期与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保持紧密合作,深耕材料学、电学、力学及细胞组织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多年来专注于心肌纤维化、心肌组织工程研究以及主动脉疾病及其炎症免疫机制的研究,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市级重点科研项目,在相关领域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在临床研究方面,主持及参与多项前瞻性临床GCP研究,重点聚焦心外科瓣膜病与主动脉疾病,建立了涵盖主动脉疾病与瓣膜病全过程管理的大型临床数据库,有效支撑了临床科研与标本资源积累。目前累计科研经费超过500万元。
代表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Pim-1促进PLLA/GA电纺支架中脂肪干细胞在力电刺激下向心肌细胞分化的研究”(项目号:81500213)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二叶式主动脉瓣相关升主动脉瘤的分子机制研究” (项目号:2024YFFK0358)、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长链非编码RNA-MRAK029384介导BMP-4在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项目号:2018SZ0384)、成都市科技惠民项目“力电微环境促进三维培养脂肪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研究”(项目号:2015-HM01-00032-SF),以及STI数字医疗实验室课题“限位可扩张人工生物瓣膜与同期机械瓣产品在主动脉瓣置换人群中的长期临床应用对比研究”(项目号:2024STI039)等。同时承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两项横向课题,涵盖人工生物心脏瓣膜中期随访与上市后临床研究。
至今已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JAMA Cardiology》《JTCVS》《AME》等国际高影响力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2项,主编或前三主编出版著作2部。
研究生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