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部门简介
招生工作
学科导师
培养工作
学位工作
就业工作
学生事务
研究生会
下载专区
研究生部 Department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搜索
搜索
首页 > 学科导师 > 肿瘤学 > 博导
周清华 肿瘤学
1955-10 | 博导
  • 86298273

  • zhouqh135@163.com

    • 肺癌“个体化”多学科治疗的基础与临床、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及信号调控
  • 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学术主任/肺癌研究所所长、肿瘤学及外科学(胸心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级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保健委专家、中国肺癌早诊早治专家组组长、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卫生计生委首席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侵袭转移的分子机理及信号调控、肺癌转移的分子诊断与分子预测、中晚期肺癌外科治疗方法改进及多学科综合治疗新理论与新技术探索、肺癌筛查早期诊断与分子标志物筛选及应用、抗肺癌小分子创新药物筛选鉴定、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GCP)、基于分子分期、分子分型的肺癌“个体化”精准治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MDT)。 1984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获外科学硕士学位,1992年破格晋升为华西医科大学胸外科学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94年破格晋升为华西医科大学胸外科学、肿瘤学教授、主任医师,1995年遴选为华西医科大学胸心外科学博士生导师,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国批肿瘤学博士生导师。 1994年--1996年美国Vanderbilt 大学高级访问教授、客座研究员。
  • 美国NIH-NCI肺癌标志物专家组专家、国际肺癌学会肺癌筛查专家组专家、国际肺癌学会肺癌分子分期专家委员会专家、国际肺癌筛查及血清标志物咨询委员会专家、国际肺癌学会学术委员会专家、国际肿瘤转移学会学术委员专家;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前任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委会主任委员、前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重大科技项目共同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物审评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担任《ThoracicCancer》和《中国肺癌杂志》主编,Cancer Research、Lung Cancer 、Molecular Cancer、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Metastasis等30多本期刊编委或特邀审稿人。
  • 先后主持及承担美国NIH 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 重大科技项目、国家“973”重大科技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项目、国际合作重点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技项目60多项,累计科研经费3.334亿元;的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际学术成就奖等各级各类成果奖20余项;申请或者获批国际/国家发明专利40多项;主持起草和参与了国际肺癌和中国肺癌筛查早诊、临床诊断治疗指南及专家共识30多个。在J Clin Oncol、JTO、Nature Communication、Eur Respir J.、Chest、Cancer Res、Lung Cancer、Clinical Chemistry的国内外前发表论文860多篇,其中国际高水平期刊论文310多篇;主编及参编专著40多部,参编全国规划研究生和本科生教材10部;构建了3对国际上唯一的具有相同遗传背景、不同转移潜能和基因结构及功能的人高转移和低转移肺癌细胞株,解决了研究肺癌侵袭转移无天然对比研究材料的国际难题;构建了5株国际上唯一的具有相同遗传背景、不同器官特异性转移潜能和基因结构及功能的肺癌器官特异性转移肺癌细胞株,为研究肺癌器官特异性转移的分子机制、信号调控途径,解决了国际上研究肺癌器官特异性转移无天然对比研究材料的国际难题,开辟了肺癌器官特异性转移研究新领域;提出和创立了“肺转移抑制级联”理论,开辟了研究肺癌转移的新领域;在国际上提出和开展了基于分子标志指导的“肺癌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建立和实施了一套系统和完整的“肺癌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理论、定义、原则和方法。

上一篇:郑鸿

下一篇: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