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部门简介
招生工作
学科导师
培养工作
学位工作
就业工作
学生事务
研究生会
下载专区
研究生部 Department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搜索
搜索
首页 > 学科导师 > 医学信息学 > 硕导
朱婷 医学信息学
1990-06 | 硕导

  • zhuting@wchscu.cn

    • 医学信息学、人工智能、医院管理与卫生政策
  • 教育背景

    2014/9–2018/6  四川大学           工业工程            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2012/9–2014/6  四川大学           工程管理            直博无硕士学位

    2008/9–2012/6  四川大学           工程管理            获管理学学士学位并保研本校

    工作及访学经历

    2025/3 –        四川大学          华西医院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院 硕士研究生导师

    2023/9 –        四川大学          华西医院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院 副研究员

    2021/10–2023/8 四川大学         华西医院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2018/7–2021/9  四川大学         华西临床医学院            博士后  

    2016/9–2017/8  Columbia University  工业工程与运筹学系    联合培养

    2015/8–2016/7  香港理工大学       物流与航运系            研究助理

    2014/12–2015/2 香港城市大学       管理科学系              研究助理

    2014/5–2014/6  清华大学           工业工程系              学习交流

  •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情感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

  • 围绕“医疗健康+数智决策”领域,聚焦医学大数据与医疗服务管理相关的数据挖掘、不确定决策等研究,在改善精神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提升疾病的规范化诊疗能力和合理用药能力、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推动医院管理服务创新等方面收到实效。相关成果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24年度华西十大医工进展转化类奖项,指导学生获得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主持国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和省自然基金青年项目共4项。在Transl Psychiatry, Depress Anxiety, Eur J Oper Res, Knowl-Based Syst等期刊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20余篇,含Nature子刊论文2篇,被华西医学期刊社重点推介,阅读量累计超过2500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参编专著 1 部。

    主持项目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72474146,数据与知识协同驱动的抑郁症用药方案决策优化研究,2025/01-2028/12,41万元,在研,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2104160,多源数据环境下抑郁症“诊疗-疗效”动态协同模式挖掘及优化研究,2022/01-2024/12,30万元,结题,主持

    [3]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4NSFSC1078,基于大数据智能的抑郁症“诊疗-疗效”模式挖掘与决策支持关键技术研究,2024/01–2025/12,10万元,在研,主持

    [4] 四川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019YFS0276,价值链视角下抑郁症诊疗优化与质效评价体系研究,2019/01–2022/01,20万元,结题,主持

    获奖情况:

    [1]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23年3月 四川省人民政府

    [2] 四川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9年8月 四川省人民政府

    [3] 四川生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三等奖 2022年6月 共青团四川省委

    [4] 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四川分赛科技创新赛道三等奖 2024年9月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卫健委

    五篇代表作:

    [1] Ting Zhu, Ran Kou, Di Mu, et al. Predicting conversion from unipolar depression to bipolar disorder and schizophrenia: A 10-yea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n 12182 inpatient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2025, 10.1155/da/4048082.(一作)

    [2] Ting Zhu, Di Mu, Yao Hu, et al.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phenotypes of depression with comorbid conditions, treatment patterns and outcomes: a 10-year region-based cohort study.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2024, 14(1): 504. (一作)

    [3] Xingli Wu and Ting Zhu*. From data to diagnosis: A logical learning method to enhance interpretability in bipolar an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dentific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25, 325(2): 362-380.(通讯)

    [4] Ting Zhu, Jingwen Jiang, Yao Hu, and Wei Zhang. Individualized prediction of psychiatric readmissions for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10-yea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2022, 12:170. (一作)

    [5] Ting Zhu, Li Luo, Huchang Liao, Xinli Zhang, and Wenwu Shen. A Hybrid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odel for Elective Admission Control in a Chinese Public Hospital, Knowledge-Based Systems, 2019, 173: 37-51.(一作)

上一篇:宋洁

下一篇: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