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导,国家优秀青年医师,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副主任。
主要学习经历:1999年获华西医科大学医学学士学位,后于2002年及2009年分获四川大学麻醉学硕士、博士学位;
留学经历:2010年至2012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CI)交流访问。
职称晋升:2018年晋升为主任医师,2020年批准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022年聘为教授。
荣誉称号:第一批国家优秀青年医师、第十五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现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麻醉质量管理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超声学组秘书、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标准研究中心STAR工作组麻醉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麻醉与疼痛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才、四川省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候任会长等学术任职。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9项、人才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英文学术论文著作54余篇,总影响因子超过190,总引用次数290次。
担任JAPM杂志编委和《中华麻醉学》杂志审稿专家。出版学术著作及国家规划教材7本,总计28万字:参与《麻醉学》研究生教材、《麻醉学》全国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考试用书等多部国家级教材的编写工作,主译《米勒麻醉学基础》、编译《摩根麻醉学》及《围术期麻醉质量与安全》书籍。同时参与制定团体标准《睡眠障碍治疗智能靶控输注和远程管控技术规范》,制定《TAVI手术麻醉中国专家临床路径管理共识》,参与修订《麻醉科质量控制专家共识(2020)》和《2020年分娩镇痛质控方案》等多项指南、临床路径。荣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参与人)、“四川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四川大学“巾帼建功立业”工程先进个人,入选第一届医学高层次人才计划,当选“国家优秀青年医师”等专业奖项11项。实现成果转化近200万元。
1、麻醉与人工智能: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老年围术期风险分级与差异化管理技术方案研究,子课题1项;中国医学科学院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专项1项,获批软著两项(第一发明人)。
2、生命功能监测与重要脏器保护:目前主持9项省部级及以上课题,包括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基金2项、医学高层次人才计划2项;主持横向课题1项、GCP课题2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孵化项目1项和新技术基金1项,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研究生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