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院师生: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四川大学校赛将于5月9日起开始报名,详情请见四川大学教务处网页 https://jwc.scu.edu.cn/info/1069/9931.htm。
现将有关事项具体通知如下:
一、参赛要求:
(1)鼓励全日制本硕博学生和毕业5年内校友参赛(除创意组外,毕业5年内校友均可参赛)。报名“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须在参赛期间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该活动后期将由校团委统一组织。我校学生报名参加本科生创意组、研究生创意组中相关的的科技成果,负责人应至少为其中一项的第一作者,其余科技成果应至少有一位团队成员参与。
(2)所有参赛人员年龄不能超过35岁,一经报名,项目负责人、前5位团队核心成员(含负责人)及其排名原则上不得变更。在校赛阶段,每名参赛人员(含负责人)在同赛道中参与不得超过2个项目。在省赛阶段,每位晋级的参赛人员在红旅和主赛道两个赛道中最多参与1个项目,在产业赛道中最多参与1个项目,负责人在所有赛道中只能负责一个项目,有超额项目晋级省赛的人员,可协商后退出部分项目。如有特殊情况,前5名核心成员与校赛名单相比变动不超过1人,且需经过指导教师和学院审核,人员排序以最后更新的报名表为准。一旦发现买卖名额等不良现象,取消该项目所有成员和指导教师的参赛资格且不予表彰。每个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超过3名,一经报名,指导教师名单及其顺序原则上不得变更。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当年项目不应超过2个(含主赛道(不含国际项目)、红旅赛道、产业命题赛道)。
二、报名流程
主赛道、红旅赛道的参赛团队报名需完成五个步骤,产业赛道和国际项目报名将另行通知。
(1)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报名。请主赛道和红旅赛道的参赛团队负责人先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s://cy.ncss.cn/完成报名(以下简称大创网),主赛道、红旅赛道报名截止时间为5月14日12:00。网上报名只需提交网评版PPT(模板见附件2),
(2)参赛团队须填写《四川大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报名表》(见附件3)及大赛汇总表(见附件6),所有指导教师和参赛队员需在纸质版报名表上签字(亲签),纸质版报名表原件于5月12日12:00前提交到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医楼一楼学生事务中心,学院审核通过并加盖公章后通知项目负责人领取;电子版报名表(无需签字)及汇总表请用“赛道-项目名称-学生团队负责人姓名-报名表/汇总表”命名后,于5月12点12:00前发送至邮箱hxlckjb2025tzb@163.com。
(3)人工智能工具应用规范学习与测试。请认真学习《四川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人工智能工具应用规范(试行)》(川大教〔2025〕28号)(附件5),登录四川大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管理系统(操作指南见附件4),完成《创新实践教育人工智能工具应用规范测评》。获得满分是报名大赛的前提条件,该测试提交后如不为满分,不提示错误,请认真研读文件,再次测试,不限次数。
(4)四川大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管理系统报名。在大创网提交报名并完成测试后,团队负责人登录四川大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管理系统(操作指南见附件4),填写项目报名信息,并上传签字盖章的报名表、大创网报名成功截图、网评版PPT等。请负责人及时提醒指导教师在5月14日12:00之前登陆系统,进行项目审核。该系统报名开放时间:5月9日8:00点,关闭时间:5月14日12:00。请确保该系统填写的项目名称、赛道、组别、负责人、学号、学院、团队成员、指导教师信息(含姓名和顺序)同大创网和《报名表》的填报信息保持一致,如不一致,审核无法通过。
(5)学院审核。学院根据学生提交的签字盖章报名表于5月15日12:00以前登录四川大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管理系统审核并推荐报名项目(操作指南见附件4)。在大创网、校赛评审系统均报名成功且通过学院审核的项目方可进入校赛。校赛、省赛、国赛参赛项目负责人、团队成员、指导教师姓名及排序等信息,均以学院审核为准,一经报名,原则上不能更改。
三、校赛安排
5月16日-5月25日:校赛资格审查、网评阶段。网评通过的项目将晋级入围赛。
5月29日(周四):校赛入围赛
原则上按赛道和项目类别分组答辩,每组排名前25%的项目直接进入校赛集训营。每组排名前26%-50%的项目拟授校赛二等奖,可直接报名参加“不服来辩”复活赛;排名在50%以后的项目拟授校赛三等奖。拟授校赛三等奖项目和网评未通过项目亦可报名参加“不服来辩”复活赛,但需提交项目指导教师签名的推荐书。
6月3日(周二):“不服来辩”复活赛,将有20-25%的项目有机会复活进入校赛集训营。
6月5日-6月8日:校赛集训营。期间将举行开营仪式、行业研究实训课程、线上讲座、1V1精准对接、1V1市场研判、私董会等品牌培训活动。
6月10日:校金争夺赛(含产业赛道)
根据校金争夺赛排名决定校赛金奖和推荐参加省赛项目。校金项目将严格审核参赛资格,即如涉及科研成果的,负责人应至少有1项一作的科技成果,创业组负责人应为公司法人并符合对应组别的股权结构。校金争夺赛淘汰及通过校金争夺赛但未通过参赛资格审查的项目,拟授校赛银奖。往届参赛项目(含更改赛道参赛的往届项目)若在本次比赛中奖项没有进步,将不予表彰。
四、交流渠道
学生团队负责人请加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华西临床医学院官方QQ群】,群号618463120,所有比赛相关信息将在群中发布。
学院本科赛道联系人:邱晨,电话18980605119
学院研究生赛道联系人:杜佳恬,电话13208192102
研究生部
2025年5月8日
研究生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