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部门简介
招生工作
学科导师
培养工作
学位工作
就业工作
学生事务
研究生会
下载专区
研究生部 Department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搜索
搜索
首页 > 就业工作 > 就业信息
2026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校园招聘公告
日期:2025-11-11
哈尔滨医科大学



图片

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 1926 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 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 1931 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


学校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践行「坚持为学生学者办学立校,坚定以学术学风兴学强校」的办学理念,秉持「聚合力、惠人才、优学科、固本科、兴临床、强学术、厚文化」的工作思路,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图片
图片



单位介绍



学校规模


学校设 18 个二级院部和 8 个事业单位。附属医院 9 所,其中直属医院 5 所。有教职工 18,788 人(其中大庆校区 516 人),在校普通教育本科生 16,532 人(其中大庆校区 8,443 人),研究生 8,956 人(其中博士研究生 2,311 人,硕士研究生 6,645 人),留学生 197 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人才济济


中国工程院院士 2 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 2 人,获南丁格尔奖 1 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3 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18 人,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1 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4 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 59 人次,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中青年专家 5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 8 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4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99 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3 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4 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2 个。「龙江学者」36 人,享受黑龙江省特殊津贴 38 人,黑龙江省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梯队 41 支,黑龙江省「头雁」团队 6 个。



学科建设


学校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9 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10 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3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7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6 个,本科招生专业 29 个。国家重点学科 2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 个,省级重点学科(群)21 个。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1 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48 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 1 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 9 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2 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8 个。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 1% 学科 9 个,临床医学进入前 1‰ 学科。

图片



战略合作


全国重点实验室 1 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1 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1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个,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 3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29 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6 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4 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1 个,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 1 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试点 3 个,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2 个,省现代产业学院 2 个,省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1 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8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12 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12 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4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1 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2 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 1 门,教育部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 门,省一流本科课程 57 门。

图片



科研实力


近十年来,主编教育部、卫健委规划教材及再版规划教材 80 部,获国家教材建设奖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获国家教材建设先进个人 1 人。获批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3 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1 项,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17 项。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一等奖 3 人,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6 人,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2 项、铜奖 24 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6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39 项。立项省级教育科研课题 619 项,发表国家级教育教学论文 1,496 篇,其中 SCI 收录 37 篇。获各类科研项目 7,496 项,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1 项,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1 项,国家国际合作项目 1 项,国家科技重大项目 3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13 项。

图片



荣誉资质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370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1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6 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4 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14 项,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 23 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1 项。获各种奖励 697 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 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研究)一等奖 3 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1 项、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1 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最高科学技术奖 1 项、一等奖 27 项、二等奖 166 项。发表科学研究论文 24,777 篇,其中 SCI 收录 11,553 篇。拥有有效专利 1,402 件,发明专利 409 件。



未来规划


面向未来,学校坚定信心决心,铆足拼劲干劲,抢占先机、迎难而上,聚力「双一流」建设目标,努力打造百年医学强校,全力书写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医科大学的新答卷!





福利待遇
学科领军人才

1. 应聘条件和职责

①在所从事领域的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较强学术领导力,能够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发展思路,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②年龄原则上不超过 47 周岁,对于学科建设急需人才年龄要求可适度放宽。


2. 招募待遇

①根据学科特点和实际需要,为引进的专家提供科研经费 300~500 万元。

②提供年薪 100~150 万元。

③聘期内提供专家公寓或租房补贴。在办公室、实验室、团队建设、研究生招生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一人一议。被认定为省级高层次人才的,可同时享受安家补贴等相应政策支持。

优秀青年人才

1. 应聘条件和职责

①具有较强学术影响力,在所从事领域取得国内领先或世界先进水平的学术成就,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全面的优秀学科带头人。

②年龄原则上不超过 40 周岁,对于学科建设急需人才年龄要求可适度放宽。


2. 岗位待遇

①根据学科特点和实际需要,为引进的专家提供科研经费 200-300 万元。

②提供年薪 50-80 万元。

③聘期内提供专家公寓或租房补贴。在办公室、实验室、团队建设、研究生招生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一人一议。被认定为省级高层次人才的,可同时享受安家补贴等相应政策支持。

优才岗位计划(A)

1. 应聘条件和职责

①具有活跃的创新思维、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突出的发展潜力,掌握通用性平台技术、且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的海内外优秀博士后人员。

②年龄不超过 38 周岁。


2. 岗位待遇

①提供科研经费 100~200 万元。

②提供年薪 30~45 万元。

③聘期内提供人才公寓住房或租房补贴,提供基本办公条件,为开展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在研究生招生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被认定为省级高层次人才的,可同时享受安家补贴等相应政策支持。

优才岗位计划(B)

1. 应聘条件和职责

①具有较好的科研经历,完备的专业能力,能够胜任教学、科研工作。一般应具备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学习、研究经历,且具有高质量代表性成果。

②年龄不超过 35 周岁。


2. 岗位待遇

①享受学校「青苗破土计划」,提供一次性科研启动经费 10 万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持续性科研资助。

纳入编制内管理,享受在编职工同等福利待遇。

③提供一次性安家费 10 万元。

优才博士后

1. 应聘条件和职责

面向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应届博士毕业生,经面试评估合格后聘任的全职进展博士后研究人员。一出站博士后人员可二次进站。签订 5 年协议,聘期前两年全职进站,出站后按考核结果续聘学校优秀人才岗位 3 年。


2. 岗位待遇

①在站期间基础年薪不低于 25 万元,年度考核绩效最高 15 万元;出站后 3 年按照博士后出站考核评估结果给予 30 万年薪及 100-200 万科研启动金或按实际工作岗位确定薪酬。

②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享受黑龙江省博士后补助资金每年 10 万元,共资助两年。博士后合作导师可根据承担课题经费实际情况提高配套待遇。

③博士后在站期间享受我校中级职称职工同等待遇,比照学校职工人事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障及职称晋升体系,并按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

项目博士后

1. 应聘条件和职责

根据科研项目工作需要,由合作导师提请岗位计划招收的全职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2. 岗位待遇

①项目博士后实行年薪制,聘期 2 年,基础年薪不低于 15 万元,年度考核绩效最高 15 万元。

②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享受黑龙江省博士后补助资金每年 10 万元,共资助两年。博士后合作导师可根据承担课题经费实际情况提高配套待遇。

③博士后在站期间享受我校中级职称职工同等待遇,比照学校职工人事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障及职称晋升体系,并按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





联系方式

高层次人才引进

联系人:人事处惠老师

联系电话:0451-86656352

博士后招募

联系人:人事处魏老师

联系电话:0451-86661657

哈尔滨医科大学

联系人:人事处段老师

联系电话:0451-86661657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联系人:人事处文老师

联系电话:0459-279672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联系人:人事科薛老师

联系电话:0451-56323219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联系人:人事科李老师

联系电话:0451-86605268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联系人:人事科吴老师

联系电话:0451-86298118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联系人:人事科朱老师

联系电话:0451-82576907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联系人:人事科卢老师

联系电话:0451-56183602





招聘岗位
企业微信截图_1760665513122.png

具体岗位需求计划,以哈尔滨医科大学人事处官方网站发布为准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图片
单位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始建于 1949 年,在哈尔滨卫戍医院原址上建立,最初命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954 年改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院传承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和中国工农红军卫校的红色基因、开放基因和科学基因,世界首创的应用亚砷酸治疗 M3 型白血病、世界首创的劈裂式脾移植治疗甲型血友病、世界首例同种异体全前臂移植和全国首例角膜移植手术诞生在这里,推动并见证着中国医学的进步。


01
医院荣誉

医院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医疗中心和平急结合救治中心,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临床医学院。设有南岗院区和群力院区两个院区,承担着副省级以上领导及重要外宾的保健、诊疗任务,医疗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先后荣获全国「百佳医院」称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百佳医院」称号。

图片


02
专科齐全

医院专科设置齐全,54 个临床科室,120 个病区,开放床位 4,650 张,年门诊量近 413 万人次。医院是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普外科是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中西医结合科是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培育单位,拥有寒地脑血管、心血管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1 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重症医学科、风湿免疫科均处于国内领先,神经外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等 14 个学科位于全国前列。7 个黑龙江省首批临床研究中心,23 个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拥有省内唯一的 PET/MR,是国家卫健委「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重点联系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 6 年位列 A+。


03
人才团队

现有员工 5,900 余人,长江学者 3 人,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 人,国家青年科学基金 1 人,国家优秀青年医师 2 人。2020 年启动「优青」和「杰青」资助项目,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医学人才。

图片


04
教学实力

医院现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护理学专业,设有 28 个教研室、5 个教研组,医院承担五年制、「5+3」一体化、「5+3+X」本硕博连读班、留学生、研究生、成人教育等临床教学任务,在院学生 3,500 余人,年均接收进修医师 500 余人。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及护理学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予点,现有博士生导师 250 人、硕士生导师 379 人。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3 项,拥有 5 门国家本科一流课程、1 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是首批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和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是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国家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05
科研实力

医院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综合排行」中进入全国前五十名。教育部肝脾外科重点实验室、国家卫健委细胞移植重点实验室、国家卫健委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省心血管病声光电磁诊疗重点实验室、省血液与造血系统重点实验室、省眼科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省普通高校神经外科重点实验室等均设在医院。通过 ISO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评估认证,是全国首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评价研究基地」。医院发明的亚砷酸注射液被评为国家二类新药,在中国科学院 2000 年《科学发展报告》中被称为 20 世纪中国十大科技发明之一,荣获 2020 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医院研制的双黄连制剂获省政府优秀成果奖。


06
公益活动

医院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成为多项慈善基金定点医院,连续多年承担援藏、援疆任务,每年定期组织专家医疗队赴贫困、边远地区义诊。多次组建医疗队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2008 年被评为省卫生系统抗震救灾标兵单位。2012 年,经过 113 天的精心治疗,使舍己救人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转危为安,痊愈出院,受到党中央和黑龙江省委的高度评价。


07
社会评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响应党的号召,传承哈尔滨医科大学「红色基因」,发扬伍连德博士抗疫精神,从逆行武汉到保卫龙江,从守卫国门到远赴俄罗斯,驰援西藏、新疆、内蒙古、吉林、海南、天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歼灭战,筑起了守卫人民生命健康的钢铁长城,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获得多项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


08
医疗标杆

在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期间,医院承担亚冬会医疗卫生指挥中心驻亚奥理专班、开闭幕式场馆、冰上项目竞赛场地、冰上项目运动员村诊所和定点医疗救治医院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向世界展示了哈尔滨市在大型国际赛事中的组织能力和医疗水平,赢得亚奥理事会(OCA)「中国医疗标杆」的评价。

图片
图片



09
学术交流

医院大力开展国际间学术交流,与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合作,2012 年成为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和香港外科医学院普通外科专科医师培训中心。每年举办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数十次。


10
健康中国

医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院方向、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公立医院公益属性、始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健康中国战略,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精神文明、医德医风和医院文化建设,牢牢把握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发挥绩效考核、评审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推动医院「三个转变、三个提高」。


11
不忘初心

医院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职业精神,发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秉承「团结、奉献、敬业、创新」的院训,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服务病人,诚信为本」为办院宗旨,以「专科有特色、专家有特长」为发展方向,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严谨的医风,为创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院而努力奋斗。

图片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介绍


招聘岗位
企业微信截图_17605153007858.png

具体岗位需求计划,以哈尔滨医科大学人事处官方网站发布为准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在招岗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图片
单位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创建于 1954 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01
医院规模

医院占地面积 50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53 万平方米。拥有 1 个门诊部、10 个住院部。职工 4,690 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 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 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 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 2 人、中组部「千人计划」1 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 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 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 人、「龙江学者」7 人。医院开放床位 5,500 张,年出院病人 28 万人次,年手术例数 13 万人次,年门诊量 260 万人次;拥有心肌缺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麻醉与危重病学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硬组织发育与再生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

图片
图片



02
重点专科

医院积极提升品牌声誉和影响力,全科医学科、心血管病专科全国领先,超声医学科、临床药学、神经外科、麻醉学等 12 个专科跻身全国前列。医院器官移植种类、技术和质量等方面都居国内领先地位。一名「换心人」术后已存活 31 年,创造了心脏移植术后生命质量最好、生存时间最长的亚洲记录。


·


03
教学水平

作为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 3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21 个,三级学科硕士点 33 个。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临床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 1 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25 个,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8 个。拥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 个,省重点学科 14 个,省领军人才梯队 10 个,省特聘教授岗位学科 8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2 个,省重点专业 3 个,主持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 4 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 项。近五年国家规划教材主编、副主编共 25 部。

图片
图片



04
科研实力

医院重视科研工作,近五年获各级课题共 1,165 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 4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 项、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 6 项;近五年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59 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1 项。近五年发表 SCI 收录论文 1,520 篇、自然杂志子刊 2 篇、最高点数为 39.3。

图片
图片


05
展望未来

未来,哈医大二院将继续坚持「质量建院、创新立院、人才强院、科教兴院」的建院方针,为早日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现代化医院而努力奋斗。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介绍


招聘岗位
企业微信截图_17605167271144.png

具体岗位需求计划,以哈尔滨医科大学人事处官方网站发布为准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在招岗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黑龙江省肿瘤医院、哈医大三院)



图片
单位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黑龙江省肿瘤医院、哈医大三院)始建于 1972 年,是黑龙江省唯一集肿瘤预防、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01
医院规模

占地面积 20.6 万平方米,开放床位 3,160 张,年门诊量 120 万人次、出院 17.5 万人次、手术 5.7 万例。拥有 57 个临床科室、21 个医技科室、15 个教研室、7 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以及省内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筛查肿瘤最专业的健康管理中心。现有职工 2,839 人,其中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 177 人,龙江名医 46 人,博士生导师 185 人,研究生导师 210 人。

图片


02
荣誉称号

医院是迄今国内单体占地面积最大、实际开放床位最多的肿瘤治疗基地,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肿瘤专科医院第六名,复旦医院排行榜位列东北地区第一名。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平安医院」「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示范医院」「全国模范职工之家」「黑龙江省精神文明标兵单位」「黑龙江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03
重点专科

医院是肿瘤科、胸外科、病理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黑龙江省癌症中心、黑龙江省肿瘤性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和东北三省首家获批的精准医学中心。设有 16 个省级诊疗中心,坚持推行 MDT 多学科会诊模式,开展肿瘤微创手术治疗、化学治疗、靶向免疫治疗、精准放射治疗、介入治疗、消融治疗等,肿瘤综合诊治能力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拥有全球最高端全数字化五维全息 PET/CT、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TOMO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VersaHD 直线加速器、伽玛射线头部立体定向外科放射治疗系统、三维后装治疗机、国产康多手术机器人等多台套国际先进诊疗设备,为肿瘤的精准诊断治疗提供有力保障。高质量推进现代化医院、智慧医院、花园式医院建设,不断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图片


04
教学实力

医院是首批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哈医大硕士研究生授权单位,是肿瘤学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承担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肿瘤学等专业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修和继续医学教育等教学任务,在院学生 1,342 人。全国第一批成立医学影像学专业,2020 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 43 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 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3 门、省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培育项目 2 项。


05
科研实力

医院科研始终发挥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的优势,夯实基础,寻求质变。共获得 863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97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区域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课题 293 项;收录 SCI 论文共计 2,368 篇。医院作为国际抗癌联盟(UICC)会员,现有 6 所省级重点实验室和 5 所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中国抗癌协会、中华医学会担任常委以上任职 195 人次,其中主委 12 人次。


06
合作交流

医院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为基础,加强中俄医学联合研究;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结成姐妹医院关系;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美国西南大学医学院、美国西雅图瑞典医疗中心肿瘤研究所、韩国峨山医院等建立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


07
专科联盟

医院作为理事长单位,牵头成立了黑龙江省肿瘤专科联盟,现有成员单位 130 余家;连续 20 余年开展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肿瘤防治龙江行」总里程达 30 万余公里;获批黑龙江省肿瘤防治科普教育基地和黑龙江省肿瘤防治科普示范基地;在国内率先开展临床心灵关怀服务及宁养医疗服务,获「感动龙江」年度群体荣誉称号。


08
发展理念

医院大力弘扬健康文化,始终秉承「追求卓越、创造健康」的办院宗旨,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以精湛的医疗技术、高端的医疗设备、舒适的就医环境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全周期健康服务。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介绍


招聘岗位
企业微信截图_17605176802167.png

具体岗位需求计划,以哈尔滨医科大学人事处官方网站发布为准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在招岗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图片
单位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始建于 1902 年,原名中东铁路医院。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有着百年的文化底蕴。


01
医院规模

2004 年并入哈尔滨医科大学,医院总建筑面积 50.18 万平方米,总占地面积 36.46 万平方米,拥有江南、松北两个院区。医院技术力量雄厚,现有职工 4,153 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 755 名,长江学者 1 人,国家杰青 1 人,省杰青 4 人,国务院特贴 9 人。医院设置临床医技学科 49 个,93 个病区,江南、松北两个院区,实际床位 3,145 张,年门诊量 174.74 万余人次,年出院患者量 18.28 万人次,年收入 36.37 亿元。



02
重点专科

目前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4 个,省临床重点专科 9 个,省级医疗质控中心 1 个,省级诊疗中心 9 个。2013 年影像科、2019 年泌尿外科、2023 年麻醉科、心血管内科获批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9 年产科,2020 年呼吸内科,2021 年感染科,2022 年儿科、骨科、眼科、神经内科,2024 年精神科、重症医学科先后荣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03
办院目标

医院以「建设全面应用高新技术的现代化医院」为办院目标,在东三省率先引进世界先进的医疗设备:「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TOF-PET/CT/MR、640 层 CT、AI 智能深度迭代 256 排能谱 CT、超高端 3.0T 科研磁共振平台、IGRT 放疗仪、DSA、多条全自动生化免疫检测流水线、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平台、高通量测序平台、质谱检测平台、数字 PCR 平台等,形成了全球先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的特色微创外科体系。



04
医疗水平

2019 年在省内率先引进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以来,已完成手术 3,100 余例。多项国内、省内领先技术受到社会普遍认可。

心内科成功完成局麻下极简式经导管主动脉瓣换瓣手术(TAVR)+冠脉支架术(PCI);心外科开展应用胃网膜右动脉冠脉搭桥技术;肿瘤肝胆外科率先开展门静脉结扎肝脏联合离断二步切除法(ALPPS),成功实施「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普外一腹腔镜腹部无切口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结直肠癌根治术;普外三率先完成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减重代谢手术+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普外五腔镜甲状腺微创手术数量全省第一;骨科采用 3D 截骨导板+全打印金属钛板,个性化治疗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妇科完成经阴道单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超宫颈癌根治术;疼痛科应用脊柱内镜治疗各类顽固性神经痛方面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眼科开展 3D 数字导航引导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切开术成功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口腔科开展种植机器人辅助下半口即拔即种、即刻修复技术;消化内科成功完成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实现不开刀治疗阑尾炎;产科开展我省濒临绝迹的「臀位外倒转术」以促进臀位自然分娩、前次剖宫产的阴道分娩;新生儿科近几年来成功救治出生体重不足 1,000 克(最低体重 670 克)早产超低出生低重儿近百例。


05
医疗组织

2021 年组建人体器官获取组织(联合 OPO),成立肝病外科与肝移植随访门诊,器官捐献 59 例,捐献出器官数量 206 个,器官产出率及器官利用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开展省内服务范围的医疗机构进行宣讲,内容包括器官捐献的法律法规以及捐献流程,截止目前我院已对佳木斯、大庆、大兴安岭、伊春哈尔滨阿城等地区进行宣讲。


06
文化建设

近年来,哈医大四院全面提升医院文化建设,切实加强思想理论建设、道德建设、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为医院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不断加强医联体合作, 对外合作已覆盖 13 个地市、63 个县、农垦和森工等地区 132 家医疗机构签订医联体协议,开展公益义诊 620 次,派出专家 1.22 万人次,义诊患者 37 万余人次,受到社会关注并收获广大百姓好评。


07
科研论文

近五年医院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四大慢病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研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等重点重大项目,研究经费累计超 3.8 亿元。在国际知名杂志《JAMA》《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Materials》《Molecular Psychiatry》《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Nucleic Acids Research》《Advanced Science》等发表高水平 SCI 论文 400 余篇。获批专利 200 余项。


08
科研平台

医院拥有 8 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国家卫生健康委分子探针与靶向诊疗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消化外科与营养代谢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泌尿外科基础医学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泌尿外科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黑龙江省膀胱癌精准靶向诊疗技术创新中心、黑龙江省磁共振成像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分子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09
科研交流

对外交流方面,共派出近百名访问学者进行国际交流合作,先后前往俄罗斯、日本、加拿大、韩国、德国、新加坡、美国等 10 多个国家。与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斯坦福大学、弗吉尼亚大学、MD 安德森癌症中心、梅奥诊所、耶鲁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国际知名学府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10
教学质量

作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全球医学教育质量认证,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临床医学专业评为 B+。




11
人才梯队

共有 20 个教研室(组),教师 935 人,其中博士学位 359 人,教授 142 人,副教授 264 人,博士研究生导师 79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231 人。拥有国家级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作为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专业基地 23 个,其中麻醉科专业基地为国家重点专业基地;普通外科为国家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专科。是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单位。




12
教学计划

落实「5115」计划——「5 年时间,1 亿资金,创建 1 个国内一流学科、5 个省内一流学科」。承担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为主的 9 个轨道的本科教学任务,实现年均培养本科生、研究生、住培生 1,600 余人,年学时近 2 万,完成按系统授课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并将承担临床 5+3 一体化专业教学任务。自 2015 年起承担培养来自俄罗斯、印度、加纳、尼泊尔、尼日利亚、日本等国家博、硕留学生。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面积 2,000 余平方米,综合训练室 34 间,模拟教学设备 500 余件,年完成临床技能训练大于 50,000 人•学时。作为黑龙江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每年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00 余项。




13
获得奖项

「十四五」以来,立项教育科研课题 38 项,主编、参编规划教材 6 部。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类比赛,获国家级奖项 2 项,省级奖项 40 余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70 余项,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百余篇。「中国医学教育题库命题创新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在东北「三省一区」教师讲课大赛获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2 项;在本科生东北「三省一区」虚拟仿真竞赛中获第二名;在第六届、第七届黑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医科组中分别获得省级二等奖;黑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活动比武练兵大赛外科专业获省级一等奖。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介绍


招聘岗位
企业微信截图_17605185617634.png

具体岗位需求计划,以哈尔滨医科大学人事处官方网站发布为准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在招岗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图片
单位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作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及人才培养于一身的大学附属公立三级综合性医院,始终致力于构建东北亚创新医学中心,并以「大专科、小综合」为鲜明特色,坚守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发展要求。


01
办院理念

医院秉承「守德尚学,敦医笃行」的院训,以立德树人、传承伍连德精神、践行巴德年思想为核心,坚定树立「学生、学者、学术、学风」的办院理念,矢志不渝地追求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具有影响力的医疗中心。



02
教师队伍

目前,医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共计 470 人,其中包括 35 名正高级职称人员、80 名副高级职称人员,博士生导师 12 人,硕士生导师 49 人(含博导)。医院拥有一批杰出人才,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 1 人,哈医大星联教授 4 人,黑龙江省高层人才 5 人,以及省政府特贴获得者 2 人。


03
特色学科

医院以妇女儿童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治为核心任务,致力于建设省内一流的特色学科,不断提升妇女儿童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医院临床专科设置全面,核定床位总数为 515 张,涵盖了小儿普外科、新生儿外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感染内科等多个临床及医技科室。其中,儿科作为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依托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科系及黑龙江省儿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04
医疗服务

在医疗服务领域,医院取得了多项重要资质认证,包括成为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认定的小儿外科结构畸形救助定点医院,以及获得儿内科中国溶酶体贮积症诊疗联盟成员单位、国家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儿童生长发育专项能力提升培训基地等荣誉。这些认证和荣誉充分证明了医院在医疗服务领域的专业实力和卓越成就。


05
设备先进

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检查项目齐全,配备有超高端悬吊 4D 动态 DR 机,Hologic 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系统,飞利浦最新一代 256 排领航智慧 CT 以及目前最先进的西门子 3.0T 磁共振 Skyra。治疗相关设备包括西门子最新移动骨科 C 型臂 CIOS FUSION,西门子智能血管造影系统 Artis zee III floor 等,为患者的精准诊断和高效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


06
医疗水平

医院承担着黑龙江及周边省份妇女儿童危重疾病病人的救治、转诊及会诊等重要临床任务,开设了多种亚专业的普通门诊、特需门诊及知名专家门诊,并设立了专科专病的特色门诊,使得许多妇科、儿科疾病的诊治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07
社会责任

此外,医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国家对口支援政策,派出医疗团队支援新疆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并举办各类主题义诊活动,展现了医院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


08
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将继续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核心价值观,秉承「守德尚学、敦医笃行」的院训,以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医德和优秀的管理,为构建和谐医院、推动广大妇女儿童健康事业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介绍


招聘岗位
企业微信截图_1760519008781.png

具体岗位需求计划,以哈尔滨医科大学人事处官方网站发布为准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26年度招聘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