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部门简介
招生工作
学科导师
培养工作
学位工作
就业工作
学生事务
研究生会
下载专区
研究生部 Department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搜索
搜索
首页 > 就业工作 > 就业信息
2025年“江苏卫生健康人才周”校园巡回招聘(北京站)活动预告
日期:2025-10-17

一、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人才服务中心

图片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北京协和医学院

时间:2025年10月18日(周六)  14:00-17:00

地点:北京协和医学院壹号礼堂


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5年10月19日(周日)  15:00-17:00

地点:逸夫教学楼209报告厅


首都医科大学

时间:2025年10月21日(周二)  15:00-17:00

地点:第二教学楼南大厅


北京中医药大学

时间:2025年10月22日(周三)  14:30-16:00

地点:和平街校区中医药博物馆1层大厅


图片


三、参会单位及参加场次

图片


四、招聘需求

图片


▲  扫码查看岗位表

所有岗位以招聘会现场为准


五、单位简介及引才政策

01 江苏省人民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省妇幼保健院)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引才政策

(1)名校博士享受我院正式员工的工资福利,此外享有南京市租房补贴等福利;

(2)入院后先进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流动站,脱产进行2-3年的博士后科研训练,匹配10万元的科研启动金,在出站时根据科研成果,有最高15万元的个人奖励,我院会协助名校博士申报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江苏省双创博士资助计划、南京市博士后科研基金等项目;

(3)我院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职称晋升通道,从“青年临床科学家培育计划”到“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构建“青年拔尖人才、领军后备人才、高端领军人才”的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

单位简介

医院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8个以及建设单位7个;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个,省“科教能力提升工程”医学创新中心7个、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21个,省级专科(病)诊疗中心8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4个,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6个。

江苏省临床医学研究院依托医院建立,有生殖医学与子代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2个,国家卫生健康委肝胆肿瘤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肝移植重点实验室1个,江苏省消化系统重大慢病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医院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承担注册类药物、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等,目前备案药物临床试验专业41个、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45个。

医院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70余人次。有中华医学会等专科分会常务委员及以上36人,江苏省医学会各专科分会主委、副主委88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0人,省“333”工程入选专家304人次,其他省级高层次人才187人次,目前在站博士后321人。

医院积极构建对外合作双向开放新格局,扩大医院集团品牌辐射影响。承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宿迁医院、重庆医院和2家省级结对帮扶的输出建设任务;与4家院府合作单位推进同质一体化进程;与70余家医疗机构拓建多样化的医联合作,深化推进“一院多区全网”的整合性协同服务体系建设。医院国际交流活跃,与哈佛大学附属布莱根医院、约翰·霍普金斯医院、韩国峨山医院等国际知名机构建立友好关系;强化“一带一路”医疗辐射,承担埃及、桑给巴尔等3项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的国家援外任务;承办国际卫生合作大会等重大活动,推动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医疗交流枢纽。

医院坚守公益初心,践行社会责任。承担响应紧急医学救援和重大活动医疗保障任务,重症医疗队荣获中宣部“时代楷模”称号;扎实开展援疆援藏援青援陕和对口支基工作,深化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积极开展健康科普义诊咨询、重点帮扶慈善救助、献血献髓义捐等公益活动。

医院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弘扬“德术并举、病人至上”的精神,实施医疗立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创新卓院、开放盛院、文化和院战略,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家级医学中心而不懈奋斗!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广州路300号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25-68305001


02 江苏省中医院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单位简介

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创建于1954年10月,为全国首批成立的省级中医医院之一。建院70多年来,医院始终坚持中医为本的办院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国家三级公立中医院绩效考核连续名列全国前茅,2022年、2023年位列全国第二,连续九届位居“中国医院竞争力·中医医院100强”排行榜全国第二。

医院总占地面积396.3亩,总建筑面积51.15万平方米,目前开放床位2778张,在职医护教职员工4061人。2024年门急诊综合服务人次超过786万,连续24年名列全省医疗行业第一。名方名药全国知名,常年生产近30个剂型、200多种院内特色制剂,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山东、河南、内蒙古等近30个省份,种植面积超过35万亩。

名科辐射国内领先,现有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2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1个教育部重点学科、5个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5个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26个江苏省重点专科、3个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

医院拥有5名国医大师,7名全国名中医,2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名国家岐黄学者,2名青年岐黄学者,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39名全国中医师承指导老师,6名江苏省国医名师,116名省级名中医、名中西医结合专家,102人入选江苏省第五期、省第六期和省第七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123人入选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

医院先后获批成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单位、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脾胃病)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单位、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建设单位、江苏省中医临床研究院、江苏省研究型医院、江苏省首批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3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GCP中心”。2016年“高血压育阴潜阳重点研究室”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估,成为江苏省首个以高血压为中医重点研究方向的国家级研究室。2016年经省卫健委立项成立江苏省中医妇科临床医学中心。2016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成为省级中医康复示范(江苏)中心建设单位。2021年经江苏省科技厅立项成为江苏省临床研究与循证医学中心;经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成为江苏省中医高血压病临床医学创新中心、江苏省中医妇产生殖临床医学创新中心。2022年经江苏省卫健委立项成为江苏省中医消化病医学创新中心、江苏省中医肾病医学创新中心、江苏省中医肿瘤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药临床药理重点实验室。2024年经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成为江苏省中医创新制剂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科技厅立项成为江苏省院士(肖伟)工作站;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成为江苏省中药特色制剂融合创新中心。在研课题总数1689项,总经费4.7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21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5项。2024年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达1.2亿元。近五年获得国家卫健委、省政府、中华中医药学会等省部级奖项40余项。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55号

联系人:施老师

联系电话:025-86618139


03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引才政策

1、博士研究生提供事业单位编制;

2、享受五险一金、年休假等福利政策,薪酬面议;

3、对于科研型人才可提供配套的科研条件;

4、符合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进条件的,可提供安家费10-100万元,科研启动基金10-50万元,具体情况一人一议。

单位简介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医养结合为一体的三级老年医院。先后获批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解放军总医院)和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西医院)江苏分中心(均为江苏省唯一区域分中心),2021年医院被列为国家老年医学区域医疗中心联合建设单位。

医院核定床位714张,开放床位502张,开放病区15个,其中老年医学科、内分泌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及基层特色科室省级孵化中心,血液肿瘤科、消化科、内分泌科等13个科室为南京市医学重点专科。拥有全球领先的光子CT、西门子Force CT、西门子3.0T磁共振仪、高端静音磁共振仪等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职工总人数1035人,高级职称人员292人,有教授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省政府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8人,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8人,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联合共建)1 人,江苏省名中医2人。

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项,主持省、市、厅级科研项目6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共发表论文790篇,其中SCI论文132篇,中华医学系列论文22篇,参编著作32部。医院主办的《实用老年医学》杂志被评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先后被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并荣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其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在全国老年医学类杂志中名列前茅。

是江苏省首批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基地、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医学培训基地、中英老年医护专科培训江苏合作中心、江苏省老年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江苏省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江苏省营养支持专科护士实习基地、南京市市级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与美国国际糖尿病中心联合成立“糖尿病防治、教育、研究国际合作中心”、“中美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江苏合作中心”;与鼓楼区卫生健康局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与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医院、美国国际糖尿病中心及国家CDC、省CDC等多家医疗单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是江苏省医养协作联合体理事长单位、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单位。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苏路65号

联系人:苏老师、张老师

联系电话:(025)89699071,86633391


04 江苏省肿瘤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江苏省癌症中心)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引才政策

(一)人才安居政策。符合南京市引进人才条件的,为其办理引进人才身份认定手续,享受南京市引进人才待遇政策,同时享有医院住房补贴、南京市租房补贴等福利。

(二)高层次人才引进方案。遵偱“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原则配套有关待遇,人才津贴上限150万/年,配套引进经费上限400万、安家费上限300万、科研经费上限500万等,优先提供实验室及科研助手、教师职称、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及项目申报等支持。共划分五个层次,具体如下:

1.顶尖人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中国科学院及工程院院士、海外著名学术机构的外籍院士等在我国医学相关领域做出系统、创造性成就和重大贡献,学术水平在国际同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专家;

诺贝尔奖、拉斯克奖、何梁何利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等国际国内高水平奖项获得者,或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第一完成人;

其他经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符合顶尖人才标准的专家。

2.卓越人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者或其他同层次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人才;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或者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等同级别国家级重大课题资助的人才;

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在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的高水平大学、海外著名研究机构担任教授或相当职务者;

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或省内外同等层次人才;

其他经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符合领军人才标准的专家。

3.杰出学术带头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含海外优青)获得者或其他同层次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人才;

江苏省“创新计划团队”带头人、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或省内外同等层次人才;

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或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

在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的高水平大学、海外著名研究机构担任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务者;

其他经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符合学科学术带头人标准的专家。

4.精英学术骨干(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或经费100万元以上省级重大项目累计2项以上;

在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的高水平大学、海外著名研究机构担任助理教授以上或相当职务者;

其他经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符合学科学术骨干标准的专家。

5.优秀青年人才(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近五年有影响因子10分以上中国科学院一区高质量英文期刊以第一(不含共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的论著长文(不包括综述及短篇通讯等非论著文章);

在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的海外高水平大学、海外著名研究机构毕业的优秀博士或博士后;

其他经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符合优秀青年人才标准者。

(三)待遇标准

通过岗位聘任的方式,与引进人才签订聘用合同,同时签订协议书,按照协议书约定内容享受引进人才相关待遇。

引进人才纳入江苏省事业单位编制,符合南京医科大学人才引进条件的,可以纳入南京医科大学事业编制。符合南京市引进人才条件的,为其办理引进人才身份认定手续,享受南京市引进人才待遇政策。给予重点人才项目申报支持,我们大力支持并协助您申报国家海外优青、国家和江苏省引才专项、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人才/团队、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等各类国家和省级重点人才项目,申报成功享受叠加优厚待遇。

人才办联系方式:吴主任025-83206072

医院官网:https://www.jszlyy.com.cn/

邮箱:jsszlyyrcb@163.com

(三)全职博士后待遇。协议年薪(统招):基础年薪30万-35万元,最高可达60万元(不含科研奖励),包含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社会保险等。具体关注我院公众号-教育处发布的信息为准。

(四)双创博士补贴。医院将全力支持来院博士申请江苏省“双创博士”项目。

单位简介

江苏省肿瘤医院是隶属于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管理的唯一一 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多年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和省卫生健康委的坚强领导下,医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江苏省肿瘤“防、治、研、教、康”技术指导中心,医院在全国享有较高的声誉度,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第一批基地单位、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单位和江苏省研究型医院、江苏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江苏省癌症区域医疗中心。

医院高层次人才方面,柔性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优青2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拥有美国外科学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1人、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江苏省杰青2人 ,江苏省“333” 一层次人才1人、二层次人才8人。

医院现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7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省级临床重点建设单位2个、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3个。胸外科学在中国医学科 学院5年科技量值( STEM )排行位列16;2023年护理学、肿瘤学分别位列 STEM 排名第36位、第50位,新增变态反应学科排名第65位。

医院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高端科研平台,是首批国家临床药物试验机构、肿瘤高通量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单位、江苏省恶性肿瘤先进诊疗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及上市后再评价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恶性肿瘤多学科联合诊治技术服务中心。近年来,医院聚焦“肿瘤临床研究中心、肿瘤多学科诊疗中心、肿瘤医学大数据中心、肿瘤生物样本中心、肿瘤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五大中心建设,明确胸部肿瘤、淋巴系统肿瘤、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等癌种为主的 9 个特色项目攻关方向 ,开展诊疗技术创新攻关 ,着力解决临床“ 卡脖 子”问题。近3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4项,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10项,授权发明专利67项,实现成果转化2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承担四大慢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青年科学家课题2,共发表SCI论文549篇。

医院积极推进医联体和肿瘤专科联盟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现已覆盖江苏、安徽、陕西和新疆等地区,目前共有医联体成员单位47家,专科联盟成员单位240家,已构建省-市-区/县三级肿瘤防治网络。

医院正积极推进“一院两区”建设,百子亭院区改扩建项目 新增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结构已经封顶。江北新院 区占地148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 34.3 万平方米,设置编制床位 2300 张,目前该工程项目正在积极筹建中。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百子亭42号

联系人:黄老师

联系电话:025-83206072或83284272


05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引才政策

博士研究生入院后入江苏省事业单位编制,享受我院正式员工的工资福利,符合条件可申请相关省市住房补贴等。

医院有完善的职称晋升通道和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青年后备人才”的全链条人才选拔培养体系。

(一)横向融通的人才引进全渠道。

1.学科领军人才

要求:境内外著名医疗机构的主任医师(或海外相当年资的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5周岁;在临床、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如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或者省医学会、省医师协会主任委员职务,或其他学术地位、水平与此相当的人才。

待遇:薪酬和安家购房费面议,特别优秀者,可商定协议年薪;科研启动经费按需提供;科研和办公用房、其他临床及科研条件优先安排。

2.学科(学术)带头人

要求:境内外知名医疗机构的主任医师(或海外相当年资的医师),具有副教授及以上教学专业技术职务;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0周岁;有境内外著名大学学习/研修经历;有一定的科室管理工作经验;教授、博士生导师优先。

待遇: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安家购房费、科研启动经费;科研和办公用房、其他临床及科研条件优先安排。

3.学术骨干

要求: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海外相当年资的医师);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5周岁;有境内外著名大学学习/研修经历;有三级甲等医院(或境外相当级别医院)五年以上工作经历。

待遇:极具竞争力的工资、安家购房费、科研启动经费。

4.人才团队

要求:由1名学科带头人和2-3名学术骨干组成,学术水平在本领域内有较大影响,已取得突出成绩或具有明显的创新潜力。具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层次。

待遇:团队成员符合人才引进标准,可享受相应人才待遇。

(二)纵向贯通的人才培养新通道。

1.本科生培育“优苗”计划:每年选拔一批思想素质高、学业能力强的临床医学生,通过导师带教、科研训练、实践指导等多种方式进行培养,让优秀的学生提早进入临床和科研,提升学院本科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生源质量,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储备力量。

2.入职博士“青年基金孵化”项目:为新入职博士设立“青年基金孵化”项目,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科研保障,孵育更多的国家级、省级青年项目,进一步加强我院科研队伍建设。

3.“扬帆、启航、领航、护航”科技全面振兴计划:陆续通过扬帆、启航、领航、护航等院内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员开展周期性科技活动,进一步推动我院“科技全面振兴计划”的实施,增强科研建设及学术交流。

4.“789”卓越人才计划:每期选拔和培养10~15名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25名学术骨干人才培养对象、10~15名青年后备人才培养对象,培养对象分层次分类别培养,将个人学术和业务能力及学科建设水平提升到省内外先进水平,引领学科持续创新发展。

5.博士后通道:师资博士后、普通博士后、联合博士后,符合条件者可向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提出进站申请。

单位简介

(一)基本情况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暨江苏省第二红十字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

 医院是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担负着医疗、教学、科研、公益等重要任务。医院有三个医疗院区(姜家园院区、萨家湾院区、迈皋桥院区)和一个教学院区(阅江楼院区),占地面积121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2亿元,编制床位数2500张,职工3000余人。

(二)学科建设

医院年门急诊量约205万人次,年出院病人数约8.4万人次,手术量约2.5万台次,年血液透析服务约16万人次。现有临床医技科室53个,其中泌尿外科学、肾脏病学为“十四五”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消化病学、肿瘤学、心血管外科学为“十四五”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9个(消化内科、小儿内科、肾脏内科、妇科、产科、老年医学科、内分泌科、肿瘤科、泌尿外科、耳鼻咽喉科、心血管内科、眼科、普通外科、医学影像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骨科、重症医学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建设单位))。医院还是国家卫健委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消化内镜诊疗培训基地、妇科四级腔镜诊疗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3个专业)。江苏省人体器官获取服务管理中心设置在我院。

(三)科创资源

医院是国家药监总局和国家卫健委批准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药物临床试验专业13个)。拥有南京医科大学校级重点实验室2个(慢性肾脏病研究实验室、整合肠病研究实验室)。近三年,医院共获得科研项目213项,其中省级以上课题6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项;发表SCI论文532篇,5分以上247篇;近三年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中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江苏省卫健委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4项。作为南京医科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依托南京医科大学的科创平台,近年医院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四)人才队伍

医院拥有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卫生创新团队、省特聘教授及特聘医学专家、江苏工匠、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各级各类人才共计200余人次。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姜家园121号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25-58509975


06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引才政策

江苏省事业单位工资标准,缴纳五险一金、有工会福利;

博士研究生入江苏省事业单位编制;

支持科研创新,提供科研基金。

单位简介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是省属公益类中医药科研机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个地方分院,也是全国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点建设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单位现占地64亩,职工1400余人,规划床位1500张,设有34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13个实验室。

学科建设:完善的医疗学科、先进的诊疗技术和医疗设备。有药物临床试验备案专业29个,其中国家级中医优势(重点)专科5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3个,江苏省中医诊疗中心1个,省医学、中医重点学科各1个,形成甲状腺疾病、脊柱疾病、消化道肿瘤三大学科群。检验科为华东地区第二家ISO15189认证单位。配备3.0T核磁共振、高端CT、ECMO、脊椎微创手术导航系统、DSA等先进设备。骨伤科复合手术室实现技术跨越,常规开展心血管介入、消化科介入、神经外科介入、心脏瓣膜置换等诊疗技术。

科创资源:研究体系完整、设施设备先进、研究能力强的中医药科研平台。包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瘿病证治重点研究室、江苏省现代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天然药物研究与创制实验室、国家专利产业化江苏中医药试点基地等。获批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中医消化肿瘤临床医学创新中心、江苏省临床中药学交叉医学创新中心等,为博士后培养提供丰厚的导师资源及完备的科研平台。

人才队伍: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完善的教学体系。现有正副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400余名,博士、硕士生导师136名,省国医名师、省名中医、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25名,9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省卫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名;江苏工匠3名;江苏省特聘医学专家1名;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1名;获得全国和省优秀临床研修人才、师承培养对象、省“双创”人才、省“333工程”、“领军人才”等各类国家和省级人才项目约300人次。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也是国家中医类别全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及基地依托医院、江苏省中医综合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美国心脏协会(AHA)授权的专业急救技能培训基地。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十字街100号

联系人:朱老师

联系电话:025-85608720


07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引才政策

(一)在职职工

薪资待遇:提供同级别医院中具有较高竞争力的薪资待遇;符合进编条件的给予省属事业单位编制;享受苏州市人才引进各类补贴及优惠政策。

提供“全周期”人才培养服务:分层分类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拓宽国内外研修交流渠道,政策支持激励职工专业素养提升,提供个性化人才服务,扶持申报各级各类人才工程,重视人才培养软、硬环境。

(二)博士后

医院长期接受全职博士后进站申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绩效奖励,三年总薪酬最高可超160万。另配备20万元/人的科研专项经费,给予3000元/月住房补贴。可为统招临床博士后提供“规培+博后”双通道培养模式。鼓励博士后在站申报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资助项目,发表论文及主持项目按照医院科研管理办法享受奖励,所获得的资助补贴和科研奖励不计入总薪酬,全部叠加发放。在站期间符合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的,根据需要,可参加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享受落户、医疗等生活服务保障。按规定享受苏州市博士后奖励,同时符合条件者可申请苏州市人才乐居工程。对于德才兼备、业绩优异、成果突出,出站考核结果“良好”及以上等次的全职博士后,期满出站后,根据岗位需要及个人意愿,可优先考虑留院工作。

单位简介

1、基本介绍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始创于1883年(清光绪九年),是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江苏省卫健委直属的省级医院,江苏省区域医疗中心,江苏省高水平医院、研究型医院和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医院。医院现有十梓街院区和总院两个院区,核定床位3600张。

2、学科建设

现有临床医技科室45个,临床医学教研室48个,省部级以上培训基地1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省区域医疗中心7个、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省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临床医学中心3个、省医学创新中心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6个。内科血液病学、骨外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骨科、血液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呼吸内科、临床护理、神经外科、临床药学、麻醉科、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急诊科、病理科、胸外科、放射科、普外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为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

3、科创资源

医院以建设江苏省高水平医院和江苏省研究型医院为契机,搭建医学科技创新集聚平台,现有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专科9个,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1个,江苏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3个、江苏省医学创新中心4个、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8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临床研究方向基本实现临床诊疗专业全覆盖,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备案专业29个(含I期临床研究专业),备案PI人员74名81人次;器械临床试验备案专业45个,备案PI人员82名107人次。依托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和江苏省人才攻关联合体等协同平台,中心与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构建了成熟的合作机制,目前在研各类临床试验102项,推动了多个新产品、新技术应用于临床。

近五年,医院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课题5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重点项目7项、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项、专项项目3项、区域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2项、优秀青年项目1项、优秀青年项目(海外)1项、外国学者研究基金资助项目1项,面青项目256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际合作奖1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项,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6项;授权发明专利69项,实用新型专利378项。

4、人才队伍

医院职工5888人,其中正高级专家534人,副高级专家1042人。现有博士生导师137人,硕士生导师305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华医学会专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3人,国家医学高层次人才4人,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9人,省级及以上人才268人。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苏州市姑苏区平海路899号

联系人:周老师

联系电话:0512-67972762


08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引才政策

1.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入职当月即享受在职人员全额工资待遇。

2.根据业绩成果享受医院人才引进购房补贴30万-80万、科研条件经费、租房补贴。

3.优先推荐申报江苏省“双创博士”、“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及医院“人才培育365工程”培养计划,入选后可享受相应培育基金及人才补贴。

4.医院实施院领导联系人才、科室负责人联系人才制度,加大对人才成长规划指导力度,为人才发展保驾护航。

5.共享南通大学科研环境与发展平台,在教学职称申报、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南通大学职工同等待遇。

单位简介

(一)基本介绍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11年,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张謇先生携其兄张詧创建。是江苏省首批高水平重点建设医院、研究型医院、省属综合性教学医院、省级综合类医疗中心、综合性大学直属附属医院。1994年首批获评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998年被确定为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医院先后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奖、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医院西院区(老院区)占地面积146亩,建筑面积23.8万平方米;东院区(新院区)占地面积281亩,建筑面积56.6万平方米,于2024年5月投入使用,两院区共开放床位3300余张。

(二)学科建设

我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中连续四年获得A+,排名跃居全国省级及以上层级医院前10%。我院临床医学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现有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个、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1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3个、省级医学创新中心1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质量控制中心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2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首批通过国家卫计委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认证,是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中国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

(三)科创资源

医院拥有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临床试验中心(研究型病区、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南通市医学技术成果开发与转移公共服务平台等。顾晓松院士领衔的“神经显微与微创转化医学”获评江苏省“十四五”医学创新中心。医院2023年首次获得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取得突破,2025年以唯一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CNS正刊)上发表高质量研究型论文。生物样本库入选省科技资源(重大疾病生物样本)统筹服务平台培育库。

(四)人才队伍

现任国家级学会专科分会委员及以上职务258人次,其中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及以上职务27人次;省级学会副会长、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及以上职务198人次,其中省医学会34人次,省医学会专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6名、主任委员4名、候任主任委员3名。

现有职工4711名,高级职称90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2人。博士生导师51人、硕士生导师398人。江苏省有突出突贡中青年专家7人,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2人,省特聘医学专家5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80人次、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93人次。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江苏省南通市青年东路688号(东院区)

          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20号(西院区)

联系人:詹老师

联系电话:0513-85052206

邮箱:rcgzb@ahnmc.com


09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引才政策

1.事业编制;

2.优秀博士:购房补贴5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20万元;

紧缺博士:购房补贴3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10万元。

单位简介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大型省级三甲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辐射苏、皖、鲁、豫四省接壤地区20个地市,1.42亿人口。医院现设淮海路和鲲鹏路两个院区,编制床位4150张,总资产80.02亿元。2024年门急诊服务294万人次,出院患者21.99万人次,完成手术7万台,微创手术占比23.49%,四级手术率30.92%,平均住院日6.25天。

医院专科实力突出,拥有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麻醉科),5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创伤、心血管、呼吸、神经疾病、传染病),4个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麻醉、整形美容、整形外科、急诊医学),3个省医学重点学科3个(神经外科、普通外科、血液内科),2个省级医学创新中心2个(肿瘤科、麻醉科)以及3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同时也是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五星)、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江苏省孕产妇及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近年来,在肾脏移植、麻醉医学、肿瘤综合治疗、介入手术和CAR-T细胞治疗等领域形成显著区域优势,已取得国内外原创性诊治技术攻关项目5项(其中2项技术为国际首次开展、1项技术为国内首创);获批省级限制类技术培训基地7项;5项卒中技术荣登中国三级医院卒中中心全国百强;2024年完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729例、肾脏移植38例、ECMO救治55例。牵头制定CAR-T治疗恶性血液病临床指南,双靶点CAR-T治疗重症肌无力技术获得国际认可。

人才与科研平台支撑坚实。医院现有职工4682人,高级职称1692人,博士417人;拥有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优青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以及百余位省级人才专家和多个创新团队。具备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高层次科研平台。近五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7项,其他国家级项目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多项;发表SCI论文1555篇,授权专利501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

医院医教研协同发展,为临床医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临床医学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2024年临床医学专业获省高校品牌专业三期建设项目立项,获批省级以上教育教学课题3项,多门课程获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师获全国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淮海西路99号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516-85802121


10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引才政策

一、正式考入我校的博士学历人才(高层次人才),纳入编制管理,年收入约20-25万元。

二、其他相关待遇面议:

三、享受南京市人才落户及子女就学等待遇;

单位简介

1.学校概况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医药卫生类普通高等学校,江苏省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具有90余年办学历史,隶属于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学校的主源是1933年创办的国立中央助产学校,2017年3月,正式更名为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学校坐落于古都南京,现有2个校区,目前有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等4所附属医院。学校设有护理学院、药学院、临床医学院等8个教学单位,开设临床医学、中医学、预防医学、针灸推拿、护理等22个紧贴行业的热门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1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3000余人。

2.学科建设

目前护理、药学专业与南通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开展“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助产、护理、药学、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为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康复治疗技术、药学、护理、卫生信息管理(医院病案管理)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中医学、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群为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药学、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获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

3.科创资源

学校教科研成果显著,拥有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团队3个,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自然、省社科基金、“六大人才高峰”课题20余项,厅局级课题300余项。学校建有校内情景化实训室64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2万台,总值达1.6亿元。校企合作企业322家,开办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南京市江宁医院等驻点班10余个。主办《中国肿瘤外科杂志》《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两本期刊,其中《中国肿瘤外科杂志》连续5年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收录。

4.人才队伍

现有专兼职教师7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教师总数的40%,硕博士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5%,“双师”素质教师超90%。近年来,获国家卫健委高层次人才项目、省“333工程”、省“六大人才高峰”等国家级、省级人才项目20余项。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南京市浦口区黄山岭路69号

联系人:司老师

联系电话:025-68170915


11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引才政策

1.省属事业单位编制(具体岗位编制情况以招考公告为准);

2.青年单身教师提供校内青年教师公寓;

3.博士研究生入校后给予一次性安家费50万起,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科30万、文科10万,奖励性绩效享受副教授待遇三年;

4.高水平人才入校后给予一次性安家费70万起,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科50万、文科15万;可申请特聘教授岗,奖励性绩效享受教授待遇三年;

5.优秀教师提供境外研修机会。

单位简介

1、基本情况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一所江苏省省属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1911年创办的博习医院护士学校,深耕医学教育,早在1958年即组建苏州医学专科学校,1996年全国首批试办五年一贯制卫生高等职业教育,2005年升格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首家卫生类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江苏省首家卫生类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2、学科建设

学校建有马克思主义学院、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国际护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眼视光学院、健康管理学院、基础医学部、公共基础部(大学生素质发展中心)、体育部等11个教学机构,围绕卫生健康产业,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助产、老年保健与管理、药学、中医学、中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生物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眼视光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卫生信息管理、医学营养、大数据与会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健康管理、中药材生产与加工、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药品质量与安全、视觉训练与康复、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26个专业。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是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眼视光技术是教育部认定骨干专业。

3、科创资源

学校是全国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护理类、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两个专指委主任委员单位,江苏省卫生健康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单位,江苏医药卫生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江苏省卫生职业教育研究室挂靠单位。是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命审题基地和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题开发基地。是江苏省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卫生与公共服务类协作组组长单位,也是省内首家老年护理师资培训基地。牵头制定护理、医学营养等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率先在全国构建贯通培养的现代卫生职教体系。

4、人才队伍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万余人,全校教职工总数851人,校内专任教师593人,校内专任教师中硕博士比例近80%,高级职称比例近40%,双师素质比例超过92.1%。拥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现有全国卫生健康、药品、视光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其下设专委会、分委会委员16人次,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2个(健康服务类),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各1个,江苏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职业教学创新团队8个。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江苏省苏州市新区科华路28号

联系人:葛老师、臧老师

联系电话:0512-62690092


12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引才政策

1.提供丰厚待遇,具体面议。条件特别优秀的人才待遇可上浮,具体另议。

2.正式引进后,为符合江苏省人社厅入编条件的人员办理纳入编制管理手续。

3.视实际情况安置配偶、协调子女入学。

4.可按规定申请学校过渡性公寓一套,拎包入住。

5.提供充足的办公实验条件,支持组建教科研团队。

6.对符合盐城市《关于实施黄海明珠人才计划的若干政策》条件的人员,盐城市另给予优厚的生活补贴、租房补贴、购房补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放宽、非盐城探亲交通补贴等待遇。

单位简介

(一)基本情况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学校前身为新四军军部于1941年创办的华中卫生学校,1958年成立盐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升格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更名为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学校是省卫健委直属事业单位,是省教育厅、省卫健委和盐城市政府三方共建学校,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和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学校是中国职教学会医药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单位,全国卫生行指委康复治疗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医药卫生职业教育联盟发起单位和主席团单位,江苏省医药卫生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和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校连续四年获江苏省属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先后获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和谐校园等省级以上表彰40余项。

(二)专业建设

学校设有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2个教学单位,开设临床医学、护理学、中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等医药卫生大类专业28个。

(三)科创资源

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外国专家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9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26项,建有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江苏省心脑血管与癌症防控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7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有效促进盐城及苏北地区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水平提升,不断提高科教联动服务区域健康产业发展的能力。

(四)人才队伍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现有教职工636人,专任教师526人,其中教授50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473人,博士学位教师126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有省优秀教学团队9个、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3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5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3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6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竭诚邀请海内外相关领域的人才加盟我校开拓新事业!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江苏省盐城市解放南路283号

联系人:滕老师、王老师

联系电话:0515-88576010

简历投递邮箱:ycwyrsc@126.com


13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引才政策

博士研究生:

1.事业编制、纳入编制管理

2.丰厚的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

3.享受副教授待遇

4.享受租房补贴

硕士研究生:纳入编制管理

单位简介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坐落于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都、文化名城——淮安,为省卫健委所属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设有黄河路和科技路两个校区,共占地800余亩。拥有护理、助产、中医学、药学、中药学、预防医学、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等23个专业,建有护理、中医、检验、康复、药学等五大专业群,其中护理专业为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获评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省高水平专业群,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获评省高水平专业群。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一万余人,教职工近500人。拥有全国教学名师、省模范教师、省教学名师、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建有“江苏省消化及生殖系统肿瘤精准防治工程研究中心”、“医学遗传与生殖免疫研究所”等省级科研平台和社科平台。

学校是全国养老护理专业示范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养老服务调研点,中华护理学会护理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江苏医养结合职业教育协作体理事长单位、中德护康研究院会长单位,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省红十字示范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节水型高校、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绿色校园、江苏省大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考核优秀单位、江苏省高校后勤劳动教育实践案例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多年来,应届护理专业毕业生“全国护考”通过率均在99%以上,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等数十项奖项,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名列全省前茅。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科技大道9号

联系人:沈老师

联系电话:0517-80329939


14 江苏省脑科医院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引才政策

省属事业单位编制,待遇30W+。

单位简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精神卫生事业发展,2022年作出新建江苏省脑科医院的决策部署,并将其列为“十四五”时期省政府重大民生实事项目。2025年被列为省重大项目实施项目。项目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总用地面积165亩,总建筑面积17.15万平方米;总投资23亿元。

项目围绕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的省级精神专科医院目标,秉持“人文、智慧、绿色”的理念,突出“强专科、优综合”的定位,主要包括门急诊、医技、住院、科研教学等功能用房,规划设置床位1200张(精神专科床位1000张,非精神专科床位200张)。项目于2023年8月立项,2024年9月开工建设,拟于2028年10月竣工。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吴墅社区淳谷路1号

联系人:高老师

联系电话:025-86121259


15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引才政策

入职职工除享受院所给予的工资及奖金以外,优秀人才可申请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准聘长聘教职系列,可参加院所高层次人才引进,给予各类人才相关待遇,省外名校博士优先推荐申报属地人才项目。

单位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以下简称“院所”)1954年创建于北京,始名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集皮肤病、性病、麻风病医疗、科研、防治、教育于一体的唯一国家级专业机构,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委属三甲皮肤病专科医院,现址南京市玄武区蒋王庙街12号。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国家级科技成果奖7项、部省级奖90余项,为我国在梅毒和麻风病的消灭与控制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 学科建设

我院专科特色显著,拥有国内最齐全的皮肤病与性病学亚学科,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为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皮肤科常年排名第一。

2. 科创资源

现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性传播疾病预防与控制合作中心;国家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医学真菌保藏分中心。

建有江苏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苏省重大疾病生物标本库皮肤病子库。编辑出版《中华皮肤科杂志》、《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英文版)。

2025年,我院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4项,并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资助。十四五期间,院所获各类基金近百项。牵头组建“全国皮肤性病专科联盟”,为“一带一路”国家的性病、麻风病防治提供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发挥学术引领作用。

3. 人才队伍

院所拥有一支结构均衡、分布合理、梯队有序、素质优良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在职职工中,高级职称96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24人。现有各类高层次人才 30 人次,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1人,国家杰青1人、万人领军 1人、国家杰出医师1人,国家优青1人、海外优青2人、国家优秀青年医师1人、江苏特聘医学专家5人、江苏卫生创新团队PI 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4 人。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蒋王庙街12号

联系人:王老师、孔老师

联系电话:025-85478034


16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引才政策

【青年优秀人才 (绿色通道)】

相关待遇:

1、可直接聘为上岗研究员 (正高级)/上岗副研究员 (副高级),事业编制。

2、首聘期3年,按照现有工资标准执行,特别优秀人才一事一议(不包含科研绩效和突出成果奖励)。

3、省级人才计划大幅提高对35岁以下青年人才的人才计划支持比例,引进至我校工作的世界前100强高校毕业博士生,申报即可入选省双创博士,可获得生活补助12-19.2万。

优先支持申报江苏省人才项目 (江苏省双创团队科研经费 300-1000万,江苏省特聘教授科研经费50-100万,江苏省“333 工程”项目资助 3-200 万, 江苏省“青蓝工程”科研经费 4-30 万)。

4、招生指标:

上岗研究员:博导,每年1-2个博士生指标,

上岗副研究员:择优博导,至少1个博士生指标。

5、职业发展通道:签订聘任协议3年内提出确认教授 (研究员)、副教授 (副研究员) 申请,经考核并通过评定后,任职时间从上岗聘任时间起算。

【全职博士后】

(一)A类博士后:

 1、至善博士后年薪35万(普通博士后年薪20万),两类博士后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实施动态管理,普通博士后也可转入至善博士后序列。

 2、中大医院叠加补贴年薪:至善博士后,根据东南大学和中大医院年度考核结果,合格及以上等级的,补贴 5 万/年;普通博士后,根据中大医院年度考核结果,分档补贴,最高可达12万/年。

 3、导师补充津贴不限。

 4、可叠加申请江苏省卓越博士后两年20-50万元生活补助,入选国家「博新计划」(两年64万元),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两年30~72万元)等,叠加年薪可逾百万。

 5、至善博士后首聘期结束经考核进入第二聘期后,可参加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申报,取得副高职称,可获得进入学校专任教师队伍资格,教师事业编。

(二)B类博士后:

 1、入职后享受所在科室中级职称同等待遇,年薪30万+。

 2、叠加中大医院补贴年薪,补贴年薪在聘期结束后根据聘期考核结果一次性发放,发放规则如下:根据中大医院的出站考核结果,符合出站考核优秀者,一次性补贴 5 万/年。

 3、导师补充津贴不限。

 4、可叠加申请江苏省卓越博士后两年20-50万元生活补助,入选国家「博新计划」(两年64万元),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两年30~72万元)等。

 5、聘期考核优秀的博士后出站后可优先入职中大医院,优先申报东南大学事业编制,优先参加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申报,取得高级职称。

 另外,A/B类博士后在站期间的科研成果均按医院的科研奖励规定执行。

单位简介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始建于1935年,前身为中央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历史上名家辈出,戚寿南、贺林、杨焕明、樊嘉、滕皋军等众多院士和专家学者曾在此校园求学或执教。医院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附属医院,也是江苏省首批通过卫生部评审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A+。现有编制床位2499张(含江北院区)。

医院现有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介入医学工程”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国家智能诊疗与药械融合创新平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GCP平台以及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资质等5个国家级科技平台;拥有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智能影像与介入医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江苏省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脑科学与脑医学高校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医学影像与介入放射诊疗中心以及江苏省肾脏病临床研究中心等6个省部级实验室。

医院生物样本库是中国生物样本库联盟发起单位,于2019年、2024年两获国家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行政许可,累计入库样本超20万份依托东南大学雄厚的工科基础,建成江苏省首个医工交叉国创平台,总投资3.9亿元,设有医疗机器人创新中心、药械组合与CGT治疗创新中心、医学表型组学创新中心等医院已建设存储约1.5PB、数据12亿多条千万人次以上的临床数据中心和临床科研大数据中心。临床数据中心(CDR)遵循以患者为中心、以就诊为主线的建设轴心,以标准化、格式化为建设原则,以患者临床就诊结果性数据为来源,通过标准的服务,把这些分散在不同系统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管理起来,最终形成一个面向临床,以患者为中心的数据存储。临床科研数据中心于2018年上线,部署在医院独立网络,对大规模多源异构医疗数据进行集成和融合,形成患者全生命周期医学数据,并通过数据的深度处理和分析,建立真实世界疾病领域模型,形成规范化、结构化的单病种医学知识库体系以上临床资源经医院审批程序后可开放共享,有力支撑基础和临床科研。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南京市鼓楼区丁家桥87号

联系人:周老师

联系电话:025-83272070


17 江苏省口腔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引才政策

博士后政策:

1. 对在站期间工作优秀的博士后优先留校(院);对符合学校高层次引进人才条件的优秀博士后,可按人才引进政策直接予以引进。

2. 对在站期间工作优秀的统招博士后开辟“绿色通道”博士后——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即全职博士后在站期间可按照南京医科大学相关规定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凡达到副教授或副研究员任职基本条件,且符合博士后在站期间职称评审条件,即予以聘任,不差额评审。同时,对于符合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遴选条例的博士后,在参加研究生导师遴选及招生指标方面,学院将给予政策倾斜。

3. 博士后在站期间,可在本院进行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4. 相关待遇

图片

单位简介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暨江苏省口腔医院、江苏省红十字口腔医院,是江苏省第一所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现为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单位、江苏省口腔医学会会长单位,委省共建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创建牵头单位。

医院总面积 70000 余平方米,设有一级临床科室13个,医技科室7个,院外门诊部9个。编制床位数200张,年门急诊量90余万人次,年出院病人近5000 人次。拥有牙体牙髓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等 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口腔医学主干科室均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三年A等次(全国口腔专科医院最高等次)。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9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者180余人,博士生导师20余人,硕士生导师50余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优秀医学领军人才、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333”工程、江苏省“双创计划”“六大人才高峰”等各类省级及以上人才 90余人次;担任中华口腔医学会主委、副主委等学术职务专家100余人次。

口腔医学学科是江苏省唯一的口腔医学类优势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口腔专业排名第7位,江苏地区第1位。口腔医学专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高等教育特色专业,江苏省高等教育品牌专业、重点专业,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各1项。

医院建有口腔疾病研究与防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江苏省口腔转化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南医大口腔医学临床研究中心,近五年承担各级各类课题2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50余项;先后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奖项。

医院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丹麦奥胡斯大学、香港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联合培养博士等合作关系。与英国邓迪大学、美国马凯特大学联合开设口腔医学类国际课程。与新疆、西藏、安徽、山东、浙江以及省内 100 余所医疗机构或口腔科建立了医联体、专科联盟、特色科室孵化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在培养具有良好国际视野的卓越口腔医学人才的同时不断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口腔医学专科科室发展。

医院建院50年来,始终坚持以守护人民健康、培养医学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为已任,秉承“敬人敬业、至精至诚”的院训精神,持续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口腔专科医院。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上海路1号

联系人:王老师、廖老师

联系电话:025-69593160


18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单位简介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镇江市江滨医院)创建于 1936 年,前身是江苏省立医政学院附属医院,至今已有89年的历史。作为原卫生部首批命名的三级甲等医院、江苏省卫健委直管医院、全市唯一的省属高校直属附属医院,承担医疗、教学、科研、公益四项中心任务,占地面积132亩,医用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700张。

医院为国家卫健委冠脉诊疗及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基地、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全国炎症性肠病诊疗区域中心,胸痛、心衰、房颤三大标准版中心通过国家认证。心血管内科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科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普外科、肿瘤科、消化内科、内分泌代谢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皮肤科、儿科、医学影像科等18个专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皮肤病学为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妇产医学、新生儿医学为省妇幼健康重点学科,医院重点专学科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市前列。医院先后与北京、上海等地国内知名医院顶尖专科成立22个专家工作室,其中江苏省肝胆外科临床医学中心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分中心、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介入诊疗中心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分中心为院士工作站。

目前,医院在职职工近2300人,其中医生近720人,研究生学历占比78%以上;护理人员1000余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0%以上。医院大力实施“5123”、“北固英才”等人才引育计划,现拥有博士135人,国家海外青年人才引进计划 1人,省部级人才团队2个,省部级人才54人,市级人才170人;拥有高级职称65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55人。

医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目标,全面提升临床教学水平,积极适应新医科发展形势,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近年来,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持续壮大,现有博导25人,硕导126人,拥有教学职称430余人。

医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承担援藏、援疆、援陕、援泗阳等对口支援任务。一批批医援队员,传承大爱,使命在肩,用实际行动诠释“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

医院连续四年在国家卫健委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中获评A等级,位居全国前列,领跑全市三级公立医院。连续获评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改善医疗服务群众满意的医疗机构等,获评国家卫健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党建引领全国公立医院文化建设典型案例、“美丽医院”建设优秀案例等多项荣誉。

面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始终秉承“厚德精术,仁佑健康”的院训,深入实施“精术至善”“强基筑峰”“创新赋能”“匠心育才”“引凤汇智”“管理增效”六大工程,奋力推动医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区域领先的高水平大学附属医院不懈努力。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江苏省镇江市解放路438号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电话:0511-85036827


19 南京鼓楼医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引才政策

人才安居:符合南京市引进人才条件的,为其办理引进人才身份认定手续,享受南京市引进人才待遇政策,同时享有医院住房补贴,南京市租房补贴等福利。

项目申报支持:医院将全力支持来院博士申请各类人才项目:江苏省“双创博士”项目12-19.2万元、江苏省卓越博士后20-50万、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2-6万元、南京市留学人员科技创新项目3-10万元等。

全职博士后:博士后实行年薪制,根据考核等级,年薪为26-40万。

院优青人才计划:面向临床医学专业新入职博士,基础年薪为20-36万元。优先提供科研、住培、职称评聘及项目申报等支持。

单位简介

南京鼓楼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建于1892年,是中国最早的西医院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现已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科研实力较强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现有鼓楼本部和江北、南部两个分院区,是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江苏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中连续六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等级A++(最高等级)。

重点学科方面,医院持续深化学科内涵,培育了一批高水平重点专(学)科。其中,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5个,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10个、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33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3个、医学创新中心4个、专病诊疗中心8个、质控中心12个。医院成为全国首家获得世界卒中组织国际高级卒中中心认证的医疗机构,中医科及肿瘤科获批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风湿免疫科、生殖医学科、运动医学与成人重建外科专科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人才建设方面,医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引育结合,形成了一支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和专家队伍。现有国家级人才100余人次、省级重点人才近500人次。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海外院士4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特聘专家(中组部千人)1人、长江学者2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青年长江2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1人。

医疗服务方面,医院秉承疑难急危重症诊疗中心定位,不断拓展医疗新技术,干细胞临床研究走在全国前列,严重脊柱侧弯矫形、骨关节置换及修复技术国际领先,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消化内镜诊疗、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治疗、小切口治疗复杂心脏病和心脏大手术、肿瘤免疫治疗、间质性肺疾病治疗等技术国内外领先。卒中、房颤、心衰、胸痛、创伤、孕产妇急危重症救治“六大专病中心”建设齐头并进,四级手术占比超40%,病例组合指数(CMI)最新值1.58。

科研创新方面,近五年,医院获国家科技部、国家基金委重大重点项目20余项;获各类立项科研课题近3000项,立项合同经费约15亿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数连续三年破百;获各类科技成果143项,其中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7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教育部二等奖1项;发表大于10分的SCI论文750余篇,在Nature出版集团发布的自然指数中国医疗机构排行榜中,稳居江苏省医疗机构第一。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南京市中山路321号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25-83105985


20 南京市第二医院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引才政策

博士后年薪 36万(税前),给予10万元的专项科研启动经费,鼓励博士后申报国家人才项目、江苏省、南京市等各级人才项目,获取优厚人才补贴和福利,如“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给予入选的进站博士后每人两年60万元(日常经费40万,科研补助20万),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南京市博士后科研资助等。 在站期间工作优秀的博士后优先留院工作。

引进的博士研究生高层次人才进编,经考核后另外享受不低于10万元的安家费和2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医院已经搭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搭建了后备人才、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高层次人才的院内人才成长体系,以项目为依托,推动人才培养。

单位简介

南京市第二医院,又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肿瘤医院,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教学基地。创建于1933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以“精专科、强综合、重防治、应突发”为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医院为江苏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是江苏省首批区域医疗中心,是国家医防协同医防融合试点单位。

医院现分为钟阜院区、汤山院区两个院区,开放床位2000张。现有在职职工人数1800人,其中,卫技人员1669人,高级职称人员426人,博士89人,硕士480人。有感染性疾病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感染性疾病学、传染科、肿瘤科、普通外科、肝病科、结核科、胸外科7个江苏省重点学科、专科,产科1个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中西医结合科1个江苏省示范中医科,肠道及其他传染病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骨科、老年医学科、超声医学科、神经内科、护理学、妇科、呼吸内科、整形外科13个南京市重点专科,肝病实验室、中心实验室2个南京市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3人,省医学重点人才2人,省“333”工程人才2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拔尖人才9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7人;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拔尖人才9人;有南京中医药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博导、硕导共119人。医院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入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钟阜院区占地面积42亩,总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钟阜院区学科齐全,开设普通外科(含肝胆外科、甲乳外科、胃肠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神经外科、整形美容/创伤修复科等外科二级学科,心血管内科、呼吸科、消化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免疫科、皮肤科等内科二级学科,肝病科、肿瘤科、妇产科、中医科、重症医学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其他临床学科,共4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

汤山院区(挂牌江苏省传染病医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占地面积480亩,总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000张。是江苏省传染病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南京市艾滋病、结核病定点收治医疗单位,是以感染和传染病种专科特色精细诊疗为主、综合诊疗为辅,集防治、救援、应急为一体的,南京市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中心。设有感染病科、结核科、肝病科、综合内科、综合外科、重症医学科、胰腺炎诊疗中心、一期临床研究中心等1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南京市钟阜路1-1号

联系人:邵老师

联系电话:025-83626256


21 南京脑科医院

(南京市胸科医院)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引才政策

1、缴纳五险一金、三节福利、带薪年假、享受餐补等,编内人员可享受职业年金。

2、南京市人才安居政策

根据南京市人才安居政策,协助符合条件的人员,申报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等人才待遇。

3、高层次人才待遇

根据《南京脑科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优秀博士、青年后备人才,给与安家费和科研启动经费补贴。

4、双创博士择优资助

医院将全力支持符合条件的博士申报江苏省“双创博士”项目。

5、进站博士后待遇

博士后待遇45万元/年(税前、其中包括专项科研经费10万元/年)。如入选“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或其他人才奖项,资助叠加发放。

6、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南京脑科医院科技工作绩效奖励办法》,对在院期间的科技成果、著作、论文和科研项目,给与相应的奖励。

单位简介

(1)基本介绍

南京脑科医院(江苏省精神卫生中心、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又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始建于1947年,是我国最早的国立神经精神病专科医院。医院承担南京市、江苏省乃至全国精神卫生的医疗、康复、预防、教学、科研和司法鉴定等任务;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等政府指令性任务。医院专科特色显著,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员工近2200人,床位近1917张。科室包括精神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呼吸科、胸外科、心血管内科、老年医学科(老年神经科)、放疗科、康复医学科等4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仪器设备齐全,包括脑磁图、MRI、伽玛刀、直线加速器、CT、电痉挛治疗仪、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透析机、经颅磁刺激器、多导睡眠记录仪、生物反馈仪等。完善的科室设置和齐全的设施设备能够支撑各学科发展,满足各类疾病患者的诊疗服务需求。

(2)学科建设

医院目前是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委省共建单位,精神科是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和江苏省质控中心,是全国抑郁症和强迫症诊疗示范基地,省级抑郁症专病诊疗中心和省级儿童心理行为障碍专病诊疗中心,是省内唯一一家医学紧急救援心理干预和培训基地,江苏省脑健康与类脑智能技术创新产业联盟单位。

(3)科创资源

医院目前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心理卫生科研培训合作中心、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临床研究大数据与生物样本库平台建设网络成员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孤独症研究中心,同时建立了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三本学术期刊《临床精神医学杂志》、《临床神经病学杂志》、《临床神经外科杂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影响因子持续攀升。

(4)人才队伍

医院目前拥有国家级“杰青”团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海外特聘医学专家,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特聘医学专家,江苏省“双创博士”,江苏省卫生创新团队,江苏省“333”人才。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有世界认知行为治疗协会执行委员暨亚洲主委,目前在聘学术有多人任职国家级主委、副主委,省级主委、副主委。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南京市鼓楼区广州路264号

联系人:吴老师

联系电话:025-82296293


2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南京市儿童医院)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引才政策

提供事业单位人员编制。

◆博士优才工程

培养对象:新入职博士。

人才津贴:除正常工资、绩效外,额外给予人均12万元/年补助。

安家费:一次性10~20万元。

科研启动金:一次性10~30万元。

◆博士后培育工程

年度总收入:40万元/年起。国家或江苏省资助叠加发放,如入选“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15万元/年),在站两年总待遇不低于110万元。

科研经费:在站期间提供每人10~30万元科研经费。

◆ 高峰人才引育工程

根据医院人才引进政策,给予相应待遇,一人一议,具体面谈。

单位简介

1. 基本介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苏省儿童医学中心、江苏省红十字儿童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创建于1953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健康管理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医院,是江苏省“委省共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单位、江苏省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江苏省高水平医院、江苏省研究型医院、江苏省儿科医学创新中心;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四年取得专科医院最优等级A级,稳居江苏省首位、全国儿童医院第一方阵。

多年来,医院凭借“专科技术、静脉穿刺、自制药品”三大品牌享誉全省以及周边地区。医院总占地面积8.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742张,职工2500余人,以“一院两区”模式开展临床诊疗和科研教学服务。医院是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江苏省儿科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江苏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诊疗中心、江苏省新生儿危重症救治指导中心、儿童创伤诊治中心。

2. 学科建设

医院专科设置齐全,涵盖儿童医疗各个领域,满足区域儿童重大疾病、疑难复杂疾病和急危重症诊疗康复服务需要。现有40个专科,其中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重点学科(儿科学)、1个省“十四五”医学重点学科、2个省妇幼健康重点学科、13个省临床重点专科、3个省级质控中心。

3. 科创资源

医院拥有基础研究平台、临床研究平台、转化研究平台三大科研平台,其中基础研究平台中的江苏省儿童早期发展与慢病防治重点实验室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其所属的各功能实验室近年来共投入建设经费8000多万元,3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17台/套。大型仪器设备包括: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活细胞工作站、流式细胞仪、小动物生理指标遥测系统、小动物无创血压分析系统、离体微血管张力测定仪等,能够提供分子生物学技术、细胞生物学技术、病理形态学技术、动物实验及儿童遗传疾病研究等高端实验平台服务。

4. 人才队伍

医院现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江苏省“333工程”第一、二、三层次等国家和部省级各类人才百余人次。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南路8号

                         南京市鼓楼区广州路72号

联系人:刘老师、蔡老师

联系电话:025-52862929


23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南京市口腔医院)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引才政策

(一)“2010”引才计划

A类  顶尖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外国家院士。

待遇:不设上限,一人一议。

B类  领军人才

基本条件:满足下列任一。

(1)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等。

(2)获得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者,国家级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专业分会主任委员,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或国家医学中心负责人等。

(3)特聘医学专家、学科带头人,年龄50周岁以下,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具有带领团队创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水平。

(4)在国(境)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年龄45周岁以下。

待遇:(1)提供一次性安家费人民币100-300万元。(2)提供科研启动经费人民币100-300万元。(3)提供过渡性租房补贴不超过人民币4000元/月,共半年。

C类  拔尖人才

基本条件: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年龄45周岁以下,博士、副高及以上技术职称、硕导或在国(境)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助理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具有带领团队创建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待遇:(1)提供一次性安家费人民币50-100万元。(2)提供科研启动经费人民币50—100万元。(3)提供过渡性租房补贴不超过人民币3000元/月,共半年。

D类  骨干人才

基本条件:中青年学术骨干,年龄40周岁以下,满足下列任一。

(1)博士,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2)硕士,具有副高及以上技术职称。

待遇:(1)提供一次性安家费人民币10-50万元。(2)提供科研启动经费人民币10-20万元。(3)提供过渡性租房补贴不超过人民币2000元/月,共半年。

E类 博士研究生:博士,安家费人民币6万元。博士后,安家费人民币10万元

(二)《博士后管理办法》

申请者原则上不能申请其博士毕业单位及在职单位同一个一级学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申请者近三年内学术成绩应达到以下要求之一:

1.以排名第一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1篇影响因子≥3.0的论著;或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2篇论著(1项发明专利等同于1篇SCI论著);或在中华系列期刊发表1篇论著和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1篇论著。(发明专利须为第一发明人;所有论著均为原创性,不含荟萃分析。)

2.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

3.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5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3。

图片

博士后工作期满申请出站须完成《博士后工作协议书》上的要求,其成果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经合作导师推荐,通过高层次人才招聘程序,原则上可以留院工作:

1. 以项目负责人身份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

2. 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一区论文 1 篇(医学类杂志 IF≥5.0,材料类 IF≥8.0);

3. 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二区论文 2 篇且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如自然科学基金/省卓越博士后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

上述成果署名单位须为我院,内容须与博士后项目的研究方向相符,共同一作须为第一位。

单位简介

南京市口腔医院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是江苏省内历史最悠久的口腔专科医院。历经78年发展,现已成为以临床口腔医学为优势,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并重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现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口腔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南京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江苏省医院协会口腔医院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江苏高校口腔医学学科联盟理事长单位。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口腔医院)连续6年进入全国A等。医院入选江苏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单位,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标杆单位”“全国人文爱心医院”等荣誉称号。

医院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口腔综合治疗台421台,病床132张,设有江北口腔医学中心和5个分门诊。拥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单位)5个,省医学重点学科(含建设单位)2个,省医学创新团队2个。

现有口腔医学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学科实力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中连续多年获得A或A+等级,2021年在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上位列全国第七。目前本科、硕士、博士年招生规模稳定在100人左右,形成阶梯式人才培养结构。学院秉承南京大学多元化、国际化人才发展的理念,与密歇根大学、利兹大学、奈梅亨拉德堡德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奥塔哥大学、北海道大学、香港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牙医学院建立了长期的科研教学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建立的国际化课程获得欧盟高等教育Erasmus+项目资助。主编多部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教学成果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教学类)银奖及多项省级教改成果奖。

“十四五”期间,医院围绕人才管理“引、育、留、用”四个维度,统筹推进“2010”引才、“2015”助才、“3456”育才“三大人才”计划,构建“金字塔”式人才培养结构体系,打造医院人才聚集地。搭建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空军军医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以及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南京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五台一站一所”平台,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和保障。

医院连续13年在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出院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调查中排名第一,获评“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优秀单位”“江苏省敬老文明号”等称号。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央路30号

联系人:唐老师

联系电话:025-83620115


24 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医院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引才政策

1.引进博士人才纳入事业编制。

2.市外引进的博士给予人才补助20-5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10-20万元,免费提供院内专家公寓居住3年。

3.享受科室副主任同等绩效待遇,紧缺专业或特别优秀的博士人才待遇一人一议。

4.宿迁市为引进的40周岁以下博士提供30万元的购房劵,同时世界前100强高校毕业的35周岁以下的博士给予10年8万元/年科研补贴。

5.优先推荐申报省、市级人才项目,名校博士可申报江苏省双创博士项目,15万元/人;入选宿迁市英才雄英计划,给予每人30-100万的人才项目资助。

6.积极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医院为引进博士人才妥善安排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等事宜。

7.热忱欢迎海内外优秀博士加盟,携手同行、共创事业,医院按相关标准承担来院洽谈博士的交通费及住宿费。

单位简介

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医院(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第五批建设项目,是宿迁市委市政府投资兴建的一所现代化综合性公立医院。总投资40多亿元,南北院区占地面积519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设计床位3000张,其中北院区于2016年7月19日正式开业,2020年创成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南院区正在建设中。2023年8月,宿迁市人民政府与江苏省人民医院签约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院按照“一院两区”模式整体移交江苏省人民医院运营管理。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等国家和省级荣誉40余项,荣获国家和省级技能竞赛类奖项120多项。2022、2023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次均为A。

医院是国家临床合理用药示范基地、国家标准版认证的胸痛中心、心衰中心、高级卒中中心,同时也是宿迁市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救治中心、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中心以及产前诊断中心。医院现有职工2100余人,其中卫技人员1850人,高级职称485人,硕博人才548人。现有4个省级重点专科(含建设单位)、29个市级重点专科、13个市级重点学科,建立22个市级质控中心。50余名江苏省人民医院专家常驻宿迁,王学浩院士等22个专家团队定期来宿坐诊手术,医院先后开展120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医院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江苏大学宿迁临床医学院。先后获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66项、市级科研项目225项,建立市级重点实验室5项,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开展14项临床研究项目,医院医学实验室顺利通过ISO15189现场监督评审,医院教学、科研实现快速发展。

医院坚守公立医院、公益为民责任担当,助力宿迁市四级公立医疗体系建设,发挥了公立医院龙头作用。医院南院区正进行施工建设,正式运营后将形成“一院两区、一体两翼”的协同发展模式,北院区以综合保障、危急重症救治为重点,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稳步做好全市医疗服务的兜底保障工作。南院区以肿瘤综合治疗为主,建设肿瘤中心、血液病中心、消化系统疾病诊疗中心、胸心疾病诊疗中心等4大中心,建成集“医、教、研、防、产”于一体,“立足宿迁、服务全域、辐射苏北”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宿迁市宿支路120号

联系人:王老师、施老师

联系电话:0527-80528070


25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引才政策

1.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全年长期招聘,直接面试考核录用,享受60万至80万的引进待遇,学科带头人“一人一议”。另可申报镇江市“金山英才”计划,申报成功获批资助100万。

2.硕士研究生有事业编制。

3.全职博士后站在期间基础年薪20万,叠加科研绩效最高可达年薪45万,另配备20万科研启动资金。

单位简介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又名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建有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镇江临床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也是镇江市红十字医院和镇江市肿瘤医院。医院始建于1922年的基督教会医院,传承百年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遵循“秉德敬业、求真维新”的院训、“用心承诺、贴心服务”的理念和“追求卓越服务、成就健康人生”的宗旨,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务实的作风,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医院分为本部和新区分院,本部总建筑面积17.75万平方米,在职职工2200余人,开放床位1650张。2024年,门急诊诊疗120.66万人次、出院8.05万人次。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单位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及建设单位15个、省妇幼健康重点学科2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4个,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高级卒中中心、心衰中心和中德(江苏)心脏中心,为美国心脏协会(AHA)培训基地。建有江苏大学消化病研究所、血液病研究所、超声医学研究所、泌尿系疾病研究所、脑血管病研究所和危重症疾病研究所等6个校级研究所以及镇江市血液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镇江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等硕博士培养点12个,硕博士生导师83人。医院先后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改革创新医院、全国医院医保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优质服务示范医院等荣誉。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镇江市电力路8号

联系人:姜老师、伍老师

联系电话:0511-85248348、88917708


26 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

引才政策

1、事业编制;

2、符合政府引才政策可申请镇江市购房补贴30—50万或租房补贴等;

3、年  薪:  30—50万;

4、一次性安家费:  10万;

5、一次性购房补贴:10—40万(需在本地购房,并提供购房材料);

6、科研启动经费:10—20万元,科研经费管理按照医院相关文件执行,提供的科研平台;

7、医院在人才未享受购房补贴前,提供暂时过渡性住房补贴(1000元/月),在人才享受购房补贴后停发。

单位简介

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始建于1929年,是一所集医疗、康复、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三级乙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原为江苏省立医院,历经江苏省立镇江医院、苏南公立医院、镇江市人民医院、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更名。2013年5月搬迁至南徐新城,增挂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3月增挂镇江市老年病医院。

院区占地40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编制床位500张,职工550余人,设有33个临床科室,22个医技科室,现有泌尿外科、康复医学科、骨伤科3个省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老年病科、治未病科、肾内科、肺病科、针灸科、脑病科6个市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

医院现为中国医院协会医疗康复机构成员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协同研究网络成员单位、江苏省工伤康复定点医院、镇江市“金山尿石联盟”理事长单位。医院先后荣获省市级“文明单位”、“省级健康促进医院”、“价格诚信标兵单位”、“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人才强院。医院现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1名,镇江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镇江市“169”人才15名,“金山医者”10名,“金山英才”4名,江苏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2名,全国中医护理技术骨干培训对象1名,全国老中医学术传承人1名,镇江市市级师承传承人21名,7名专业人员担任国家级委员,68名专业人员分别担任省、市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等职。

科教兴院。医院坚持科教研协同发展,打造镇江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中心,成功立项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百万项目,荣获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现为南通大学杏林学院附属医院,承担着江苏大学、蚌埠医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的临床实习和教学任务,开设康复、检验驻点教学班。

强强联合。医院以三大中心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等优质医疗机构构建医联体,建设多个专家工作站,有力促进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满足百姓多元化健康需求。

老有所医。医院积极响应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延伸服务触角。积极发展老年医学,成为省优秀老年营养病房建设单位,老年综合征智慧防控示范基地建设单位,启动老年科多学科联合门诊,开展老年综合性评估,老年医学科“关于多学科联合诊疗与全方面服务整合管理的医疗模式建议”获得2021年镇江市职工十佳“合理化建议”。

守正创新。医院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积极推广“中医全科化”、“康复全科化”,开设中医经典病房,倡导应用经方与传统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诊治疑难病。2018-2020年创新举措获得国家中医药系统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通报表扬;2023年“中西并举 老有所医”品牌获江苏省老年健康案例二等奖。

寻梦而行,未来可期,镇江市中西结合医院正砥砺坚韧意志,激发责任担当,持续向中医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名医名科荟萃、综合实力领先的高水平医院奋力奔跑!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镇江市润州区团山路18号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电话:0511-80828208


上一篇:2025年秋季西部医药卫生人才交流会

下一篇: 厦门卫生健康单位2026届校园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