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事务 | 最新信息
2023年华西临床医学院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候选人风采展示
来源:本站发表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弘扬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展示研究生导师履行“七导”职责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丰硕成果,特在全院研究生导师中开展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经过各专业研究生联名推荐或各专业提名,各专业推委会共推荐34名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候选人,现将34位候选人的风采进行展示。

(以下导师风采展示不分先后,按专业拼音顺序排列)

1号 陈铌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博士生导师

   陈铌,2012年任硕导,2018年任博导。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发表第一/通讯作者国际期刊论文40余篇。2020年获中国病理科医师协会“杰出青年病理医师”称号,2022年获首届“刘进住院医师优秀带教老师”称号。已培养硕士10名,博士2名,其中4名硕士因业绩突出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指导多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骏腾病理研究生奖学金”、“四川省医学会病理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等奖励。2022年指导学生的研究工作获国际病理顶级会议(USCAP)口头发言,并获得国际泌尿生殖病理协会颁发的“Dr. Ondra Hes Award for Best Kidney Cancer Research”。

2号 蒋莉莉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硕士生导师

蒋莉莉,博士,副主任医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教学副主任,胸部疾病组组长。现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教工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胸部疾病学组委员等2018年始担任《病理学II》、留学生《Pathology》以及研究生《组织病理技术》课程负责人。2014年成为硕导,已按时毕业5位学生;2023年指导1位学生参加USCAP获得发言机会。获得校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参与或指导教学文章发表8篇。

3号  万朝敏   儿科学  博士生导师

教授,从医执教40年,曾任华西第二医院小儿感染科主任,儿科/儿科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十五届儿童感染学组副组长,四川省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卫生健康首席专家。获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六届“中国儿科医师奖”,四川大学“立德树人奖”等荣誉和称号。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余人,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负责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十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多年来坚持工作在本科教学第一线,承担华西临床医学院五年制、八年制、留学生《儿科学》课程,因材施教、教学灵活,上课效果良好,获得学生好评,深受学生尊重。关爱学生,注重学生创新研究能力的培养,指导的研究生获得2017年四川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曾受邀参与亚洲儿科研究学会大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术大会发言。

4号 刘亚峰 耳鼻咽喉科学  硕士生导师

刘亚峰,长期从事耳鼻咽喉医教研工作,曾担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鼻科学组委员、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协会委员、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委员及鼻科组副组长。负责一项省科技厅支撑项目,参与多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国际期刊论文10余篇。已经指导研究生9届,毕业研究生7届,均已攻读博士学位。第一届毕业研究生巴罗已经成为藏区医疗骨干(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

5号 胡秀英 护理学  博士生导师

胡秀英,博士,主任护师,第十一批/第十四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入选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FAAN)。倾情奉献护理学科及其教育事业近40载,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履行“七导”职责,注重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培养研究生50余名,所培养的研究生陆续在JAM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studies等高水平杂志发表文章,其中部分毕业研究生已成长为博士生导师、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理学院副院长等护理学科领军人才;所引领的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是护理学科和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6号 胡晓林 护理学 博士生导师

胡晓林,主任护师,美国CWRU博士后及克利夫兰诊所访问学者。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国际高水平论文70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深耕一线,坚持立德树人。任全英文博士国际课程联合负责人,主讲课程获“国家、省一流本科课程”等。创新“国际名师全程、联合、贯通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学生获“国家奖学金”“全国科普大赛二等奖”等奖项20余项。指导学生在专业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著30篇,在国际顶尖会议交流10余次。

7号 万智 急诊医学  博士生导师

万智,教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长期从事急危重症基础与临床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50余篇论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6项,主编及参编教材专著13部,获四川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各级奖项30余项。作为研究生导师,因材施教,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先后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3项

8号 唐向东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博士生导师

唐向东,教授,心理卫生中心及神经生物检测中心主任,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师学会睡眠医学副主任委员,科技部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发表国际高水平论文140余篇,其中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Thorax,Hypertension,Chest,SleepMed Rev,Biol Psychiatry,Sleep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6项。主编与参编教材、指南10余部,担任BMC Psychiatry副主编,Sleep Med Rev、J Psychosom Res等编委。已培养硕士、博士生30名,博士后7名,指导多名学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9号 魏全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博士生导师

魏全,教授,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心肺康复和脊髓损伤康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他严谨治学、科教并行,指导研究生在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Int J Biol Sci,Eur J Prev Cardiol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并带领团队荣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他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切实履行“七导”职责,数年如一日坚持每周开组会,悉心指导每位学生的学业,关心每位学生的成长

10号 甘华田 老年医学  博士生导师

甘华田,教授,留美博士后,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学科主任,华西医院炎症性肠病中心主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首席医学专家,四川省医学领军人才。中国老年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常委,四川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炎症性肠病杂志》等杂志编委。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部省级课题,其研究成果分别被写进国内外炎症性肠病诊治指南中;2次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30余年,师德高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学术卓越。培养了60余名研究生,深受学生喜爱。多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博士论文等,多名学生成为国内大学教学医院的院长,科主任等,为我国的医学教育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1号 谢轶 临床检验诊断学 博士生导师

谢轶,临床检验诊断学教授,现任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实验医学科副主任/医学检验系教学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项目分课题、省科技厅重大项目负责人。国家级一流虚拟仿真课程负责人,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参与多项国家级科学研究项目,其中包括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科技部支撑计划、卫生部公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等。指导多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主编参编多部教材和专著。发表文章160余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40余篇),其中国际期刊收录40余篇

12号 何金汗 临床药学  博士生导师

何金汗,教授。2013年聘为博士生导师,至今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博士研究生9名。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科研课题2项,发表国际高水平论文70余篇;主持校级教改项目2项。获“四川大学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关爱学生,严谨治学,大到科研思维,小到实验细节都悉心指导、示范。不管科室工作多忙,何老师十年来坚持每周对每名学生进行至少两次一对一专题指导,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13号 姜春玲 麻醉学 博士生导师

姜春玲,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副主任兼二党支部书记;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麻醉专委会委员,成都市医学会麻醉专委会常委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及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文章30余篇。曾获评四川大学及华西医院“先进个人”。一直秉承 “教书育人”的初心,在教育教学领域全情投入、持续探索,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14号 王儒蓉 麻醉学  博士生导师

王儒蓉教授,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中国非公医麻醉专委会常委、四川省女医师协会麻醉专委会主任委员。目前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60余人,博士后1名。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对学生平易近人、因材施教。恪守学术规范,严格审核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指导研究生毕业论文均为优良,无大修及延期答辩,就业率100%。切实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实际困难,获得了研究生的一致好评。

15号 许文明 应激生物学 博士生导师

许文明,四川省卫健委学术带头人。团队发表生殖相关的国际期刊论文100余篇,总被引次数3600次,代表作发表于 Developmental Cell, NatureCommunications, PNAS等杂志。团队已发表专著2本,并受邀在英国皇家化学会出版撰写《Male Mediated Developmental Toxicity》学术专著。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成果转化估值1077万。主动送博士研究生进行国际(香港中文大学)学习交流。坚持每周组会,近年指导研究生毕业论文均为优秀或优良。指导学生参加大创、挑战杯、互联网+等项目并获省级以上奖励10余项。指导学生获国家奖学金1人次,华西英才特等奖1人次,另有多名研究生获四川大学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

16号 付平 内科学(肾内) 博士生导师

付平,四川大学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华西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华西肾脏病研究所所长,国际肾脏病学者(ISN Scholar)。《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23种杂志编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27项课题负责人,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国际高水平期刊收录150余篇,包括JASN,Cell research,STTT等国际著名期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教材和专著各一部;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国家发明及实用新技术专利12项,转化5项,其中一项2016年进国家基本医保目录。担任研究生导师20年,累积培养研究生110余人,博士后12人(8名获国家自然青年基金)。获四川大学“德渥群芳”标兵团队称号、四川大学唐立新教学名师奖、四川大学十佳关爱学生教师奖等

17号 唐承薇 内科学(消化)博士生导师

唐承薇教授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已培养20届研究生,桃李满天下,曾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担任副主编的《内科学(第9版)》获得2021年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及全国优秀教材奖(高等教育类)。坚持每周开展研究生工作进展汇报,强调临床、科研全面发展,长期指导研究生进行课题申报、参加学科竞赛,鼓励并资助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访学交流,组织团队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深受学生爱戴。

18号 陈蕾 神经病学 博士生导师

陈蕾,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她提出“三早”教学理念,牵头开设科研通识、伦理规范等特色课程,多门被评定为“校级思政榜样课程”。担任本科生名誉班主任和导师,共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24人,10人已毕业并就业。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指导学生共发表论文百余篇(国际高水平期刊71篇),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10项,4名博士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计划,3名博士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2名博士获四川省医学科技青年一等奖,10名博士分别获川大优秀博士、5A博士学位论文、国内外杂志优秀论文。

19号 屠重棋 外科学(骨科)博士生导师

屠重棋教授,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抗震救灾”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主任,《中国名医百强榜》骨肿瘤科10强。自主研发国内首家“生物短柄肿瘤假体系列”,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开展多项3D打印骨小梁金属承重假体世界首创技术,解决骨-假体界面愈合等重大问题。获发明专利11项,近5年发表国际高水平文章50余篇,获批课题14项,经费1500余万元。团队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悉心指导每位学生的学业和人生规划,打造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观念。

20号 杨家印 外科学(普外) 博士生导师

杨家印教授、医学博士,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领军人,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科主任,国家卫健委移植工程与免疫重点实验室主任。负责多项国家重大专项课题,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华夏科技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编写多部专著及国际期刊论文70余篇。培养硕、博士研究生数十名,指导研究生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2022年度指导研究生发表国际期刊论文26篇,授权发明专利一项。指导学生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所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四川大学优秀毕业生”、“四川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杨家印老师师德高尚,豁达通透,一直强调自己的学生要在学术氛围中熏陶,要不断寻找接触知识的机会,并全力以赴地去拼搏。此外,杨家印老师在生活中关心、体恤学生,更加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学术诚信、社会责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学生们心目中的好导师。

21号 赵纪春 外科学(普外) 博士生导师

赵纪春,教授,曾任人体解剖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普外科党支部书记,外科学系副主任,血管外科科室主任。先后获得国家、教育部、四川省科研项目和华西医院新技术基金资助,获四川省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一项。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国际收录杂志80余篇。获金口碑好医生称号,四川大学十佳师德奖,国之名医.优秀风范称号和天府名医称号等。指导两名研究生获得临床医学院5A博士学位论文。

22号 徐建国 外科学(神外)博士生导师

徐建国,现任神经外科主任、神经外科研究室主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担任华西医院攻关课题颅咽管瘤基础和临床研究组长10年,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9多项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团队氛围轻松活泼,鼓励学生立长志、强体魄,推行有组织的科研,随时关心学生动态,全力支持学生发展,目前已培养60余名成绩斐然的研究生,是学生心目中的好导师

23号 周良学 外科学(神外)博士生导师

周良学,教授,神经外科学博士,肿瘤学博士后,神经外科副主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卫计委学术技术带头人。从医执教22年,培养了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神经外科专业技能和临床科研人才,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神经外科全国手术比赛冠军等,学生公认的“四有”好老师。获石嘴山市“荣誉市民”等称号,并被市组织部作为先进事迹进行展播

24号 武忠 外科学(心外)博士生导师

武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临床主攻方向为成人心脏外科,科研方面专注于房颤的外科治疗及其相关基础研究。武忠教授师德师风高尚,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恪守学术道德,正确行使导师权利;有仁爱之心,以德育人,以文化人,能帮助研究生解决思想、学业、就业等问题。其业务素质精湛,以学术造诣和人格风范引领研究生全面发展。不断提升指导能力,着力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之间的平衡,助力研究生成长成才。

25号 陈龙奇 外科学(胸外)博士生导师

陈龙奇,教授,主任医师,胸外科学科带头人。国际食管疾病学会(ISDE)执行委员会主任;美国消化道外科学会(SSAT)会员;中国胸外科医师协会(CATS)食管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CACA)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学会(CSTCVS)食管外科学组委员。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累计科研经费超过350万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其中国际期刊收录120余篇参编专著30余部;受邀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大会发言130余次;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三等奖和四川省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已培养研究生50余人,多名学生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华西英才特等奖、省优秀毕业生校优秀毕业生、华西临床医学院博士5A学位论文等奖项。

26号 张明 眼科学  博士生导师

张明教授,华西医院眼科学科主任、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底病学组委员等。从事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先后发表高水平论文近40篇,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5余人。张明教授坚持启发式地教育大家做人及做事;总是以宽容的心胸对待大家;关爱每一位学生,时常询问身体、学业与生活情况,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尤其是疫情期间主动为学生筹集口罩,为出现健康问题的学生联系物资。他用一腔热血,教会大家去诵读生命的每一章节,成为大家的“启明星”。

27号 李真林 医学技术 博士生导师

李真林,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从事医学影像技术教育教学和临床研究工作30余年。开拓创新,引领变革。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及省部级等各类课题20余项,获华夏医学科技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荣誉。立德树人,精德敬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主编规划教材4部,专著13部。指导的学生获国家奖学金,在全国专业竞赛中连续4年获团体第一。以身作则,用勤奋求真来教导学生要“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

28号 朱冰梅 再生医学  博士生导师

朱冰梅,日本山梨大学医学部博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博士后,曾在NIH任研究员,2011年作为江苏省首批特聘教授回国,2017年入选四川省人才计划。擅长运用CRISPR/Cas9等技术从事转录因子、组蛋白修饰对基因调控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以及针药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作用及其表观遗传学机理的研究。回国以来,先后承担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已培养博士14人,硕士18人。“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朱冰梅老师始终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统一, 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始终秉承“七导”职责,定期开展团队LabMeeting,Journal Club Seminar以及各种团建活动,加强团队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拓团队研究视野,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困难,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热爱研究生教育,全面关心每一位研究生的成长。

29号  张伟医学信息学  博士生导师

张伟,主任医师,中共党员,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四川大学“医学+信息”中心主任,华西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主任,省第十三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认知科学与临床心理学、卫生政策与管理心理学、生物医学大数据与AI。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参编书籍20余部。招录医学信息学和人工智能方向博士、硕士共计14名;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根据学生专业背景制定培养计划;与学生培养指导小组一起定期组织学生组会,指导科研思维和研究设计,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30号 黄晓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放射)  博士生导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磁共振研究中心研究员、功能与分子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精神疾病和行为问题的影像与交叉学科研究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关爱学生,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已指导研究生在本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进行发言和壁报展示 80 余次,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 20 余项,荣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四川大学优秀指导教师奖、第七届“互联网+”国赛金奖指导老师。

31号 罗红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超声)  博士生导师

罗红,四川大学华西二院超声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临床技能名师。任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妇产超声专委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超声专委会妇产超声学组副组长等职。获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主译及参编参译教材及学术专著14部。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在研究生指导工作中认真钻研业务,能根据专业特色及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能正确引导并激发学生潜力,主动关注学生成长与身心健康,所带学生均以优异成绩顺利毕业并逐步成为岗位骨干,受到学生拥戴与同行肯定,曾获医院教学个人三等奖及首届“仁济师说”仁济春晖奖。

32号 贾志云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核医学)  博士生导师

贾志云,核医学科党支部书记,教学主任。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级精品课程《核医学》负责人。学术上严谨治学,生活中关爱学生,心系学生成才和发展,近五年共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6项,培养硕士生15人,博士生11人,7人获国家奖学金,2人获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2人获国自然青年基金。主持国自然基金6项,省部级课题4项,指导学生在RadiologyAm J Psychiatry发表百余篇高影响力论文,并带领学生获得2020年四川省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除导师外,其余获奖8人均为研究生),还获得华夏医学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省部级一等奖4项,获得中国数据人才奖和“四川大学•五粮春医学奖”

33号 周清华 肿瘤学/外科学(胸外)  博士生导师

周清华,肿瘤学/胸外科学博士生导师,一级专家;目前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学科主任、肺癌研究所所长、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肺癌筛查早诊首席科学家、中央干保委保健会诊专家、中国卫生部肺癌早荣誉、诊早治专家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肿瘤转移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Thoracic Cancer》,《中国肺癌杂志》主编。先后主持及承担美国 NIH 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等科技项目60 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以及国际学术成就奖等成果奖20 余项;国际/国家发明专利 40 余项;主持起草和参与国际肺癌和中国肺癌筛查早诊、临床诊断治疗指南及专家共识 50 余项。培养的研究生在各省各市级医院担任重要职务。周清华教授对工作一丝不苟,常常工作到凌晨,每天睡眠时间不足 5 小时;此外,周清华教授对病人关怀备至,门诊当天凌晨 6 点 30 开始,为没挂上门诊号的患者免费看诊,被患者誉为“勇闯肺癌手术禁区的人”。研究生生病,周清华教授出钱又出力,帮扶生病研究生渡过难关。周清华教授用自己的行动,再一次响应了医学生誓言,用自己的付出,向研究生阐释,医匠,该有的精益求精,该有的兢兢业业,该有的救死扶伤精神。

34号 王永生 肿瘤学 博士生导师

王永生教授是肿瘤学专家,也是转化研究践行者,在细胞治疗领域有着较高学术影响力。目前担任四川省卫健委学术带头人和卫生健康首席专家,并在中国抗癌协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等担任学术任职。王永生教授指导学生治学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生活上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变化,总是能够从大局出发,拔云见日,正向引导学生。全力支持学生发展,鼓励学生出国学习交流,团队中多名研究生出国联合培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深受学生爱戴。


临床医学院研究生部

研究生会

2023.5.9


下一篇: 没有了
友情链接:
华西临床医学院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邮编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