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开展“挑战杯”四川大学2020-2021年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来源:本站发表

各位同学: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社科院、全国学联、举办地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从1989年开展至今,已经成为全国最具导向性、示范性、群众性的大学生学术科研类竞赛,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

根据第十六届“挑战杯”竞赛全国组委会决定,第十七届挑战杯国赛将于2021年由我校承办。我校历来高度重视“挑战杯”竞赛,通过竞赛的遴选、培训、孵化推动广大同学参与学术科技实践、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自参赛以来,我校学生团队在“挑战杯”竞赛中荣获4项特等奖、7项一等奖等近百项国赛荣誉,许多科技发明作品经过后续研发实现了成果转换落地,相关技术被应用到各领域实际生产中,部分社会哲学调查报告类作品被当地政府或相关单位采纳,用于解决或缓解某一领域社会问题,充分体现了川大学子的社会责任担当以及学术研究、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引导广大同学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瞄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自立自强踊跃投身社会调查、学术研究、科研攻关实践第一线,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同时为2021年举行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国赛选育苗子项目,我校拟于近期开展“挑战杯”四川大学2020-2021年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资格

(一)参赛对象

我校2021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在校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

注:本校硕博连读生(直博生)前两年可以按硕士学历申报作品。医学等本硕博连读生,按照四年、二年分别对应本、硕申报,后续则不可申报。

(二)参赛方式

分为个人申报和集体申报。

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

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

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 3 名教师指导完成。

注:参赛作品的作者学生。作品将按照本科生类作品或硕士研究生类作品进行评审根据参赛团队中作者最高学历层次进行划分

二、参赛作品

参赛作品类型

根据竞赛章程,大赛申报作品类型包括科技发明制作、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与学术论文三大类。

(二)参赛作品报送领域及学科类别

1.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与自然科学论文类作品均设以下5个报送领域。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2.自然科学论文类作品作者仅限本科生。

3.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和抗疫故事等6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也可以按照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报送

、赛事安排

(一)校赛阶段(2020年12月—2021年3月)

1.校赛启动环节(2020年12月—2021年1月)

学校举行第十七届“挑战杯”国赛校内启动会,发布校赛通知。各学院(系、中心所)积极开展赛事宣传、组织动员师生参赛。

2.校赛项目培育环节2020年12月-2021年3月上旬

学校分期分批举办项目孵化训练营、答疑交流沙龙往届优秀作品资料借阅室等活动,并通过立项方式给予首批项目孵化经费支持

各学院确定参赛选题、组建参赛团队、选拔指导教师,指导参赛团队按要求准备参赛作品。

各团队利用课余及寒假时间开展社会调查市场调研,进行技术研发、产品制作,完善参赛作品。

3.校赛报名及评审环节2021年3月)

3月上旬各学院组织参赛团队进行作品文本报送,学校组织专家进行作品文本初评,遴选进入校赛决赛答辩的团队。

3月下旬开展决赛答辩,决赛采取PPT陈述答辩的形式进行,综合作品文本和决赛答辩情况确定校赛获奖项目以及候选省赛项目。

)省赛阶段(2021年4月-5月)

4月上旬,学校针对候选省赛项目开展项目孵化专题培训,并遴选优秀项目报送省赛。

5月,推选项目参加“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通过省级选拔确定候选国赛项目。

)国赛阶段(20216-10月)

6月,学校组织国赛项目参加国赛作品文本初评。

7月—8月,学校针对国赛项目开展集中培训辅导 ,参赛团队利用暑假进行项目优化、提升。

8月,学校组织国赛项目参加国赛集中复评,通过集中复评确定入围国赛终审决赛项目。

9—10月,学校针对入围国赛终审决赛项目开展集中培训辅导。

10月下旬,学校组织国赛终审决赛项目参加决赛答辩及项目展示,角逐国赛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

四、报送要求

1.凡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2021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鼓励申报跨学科作品和多学科交叉的作品。

特别鼓励以下情况者参赛:

(1)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项目

(2)已申请、计划申请专利的学生自主研发项目

(3)鼓励申报多学科交叉的项目

2.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须由申报单位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1)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的证明;

(2)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的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3)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

(4)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5)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相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3.作品申报数量要求:根据学院规模和专业情况,针对各学院设定最低作品报送数量指标,申报作品数量将纳入当年学生科技节考核体系。

理工医类学院:1000人以上的单位要求最少申报20件作品参赛,1000人以下的单位最少申报15件作品参赛,以队长所在学院为归属,鼓励多报。

文科类学院:1000人以上的单位要求最少申报20件作品参赛,1000人以下的单位要求最少申报10件作品参赛,以队长所在学院为归属单位,鼓励多报。

4. 特别说明:已参加往届竞赛的作品再次参赛,需证明在作品文本和技术研发的基础上有60%以上的修改,并提供佐证材料,符合参赛条件的团队核心成员不变,方有资格参赛。

五、作品评审

1. 学校将邀请相关领域校内外专家组成竞赛评审组,负责项目评审工作。

2.评审工作基本原则: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因素。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3.评审专家评出校赛一、二、三等奖,并择优推荐项目候选省赛省赛。

、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学院(系、中心所)要充分认识“挑战杯”竞赛作为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要结合学校相关工作部署将竞赛组织工作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紧密结合,组建工作专班,加强对竞赛组织工作的领导和具体指导

2.精心组织,夯实基础各学院(系、中心所)要整合资源、创造条件,调动师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参赛作品的质量和水平;要根据各阶段时间节点制定竞赛组织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进度,确保工作及时推进。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学院(系、中心、所)要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做好宣传工作,使“挑战杯”竞赛品牌在师生中产生更为广泛、更深远的影响,要广泛宣传竞赛中涌现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引导和激烈更多学生积极投身学术科技创新实践,在校园中形成崇尚学术勇于创新,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浓厚氛围。

咨询渠道

1.联系方式

校团委 黄菲娅 85406260

张韵  85401222

熊坤  17883693538

交流QQ群1:1067936464

交流QQ群2:305990985

交流QQ群3:1037340739

交流QQ群4:1037447317

2.参考网站及新媒体平台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官方网站

http://www.tiaozhanbei.net/

校学生学术科技协会微信公众号:scukexie

【注意】

华西临床医学院纸质版提交地点:老八教 208办公室

上交材料要求:

(1)第一批孵化基金项目申报:各团队填写项目申报书(见附件2、3或4)和汇总表(见附件5),2021年1月1724:00前发送至邮箱hxlcxs2020@163.com,邮件命名为【大挑孵化+项目负责人姓名】

(2)参赛报名和作品提交:时间为2021年3月5日18:00前,各团队在四川大学“挑战杯”高校专区提交作品(操作步骤详见附件1),将项目申报书(附件2、3或4)和作品信息汇总表(附件5)发送至邮箱hxlcxs2020@163.com,邮件命名为【2021大挑+项目负责人姓名】

(3)同时,由于学院需要对本届大挑项目申报情况进行调查并从中选出优秀项目向学校推荐,请有意向参加大挑的项目负责人(包括准备申报第一批孵化基金的同学以及打算于正式提交时参赛,目前尚未完善申报书的同学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问卷)

附件1:四川大学“挑战杯”高校专区使用手册—参赛选手

附件2: “挑战杯四川大学2020-2021年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书(科技发明制作类)

附件3:“挑战杯四川大学2020-2021年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书(自然科学类论文

附件4:“挑战杯四川大学2020-2021年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与学术论文类

附件5:作品信息汇总表

附件6: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

附件7:历届“挑战杯”国赛获奖作品选题汇总

附件详情见链接:https://pan.baidu.com/s/1XVOEDXu8zsiv29Xv_zX22A

提取码:2gy7

研究生部

2021年1月23日

友情链接:
华西临床医学院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邮编610041